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国际观察】
光明日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邓宇飞
短短一个月内,格陵兰岛已经数次登上全球媒体的头条。从3月11日结束的格陵兰岛自治议会选举到美国高级别代表团访问,各界都在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拿下格陵兰岛”的政治表态将如何兑现。
美副总统突访格陵兰岛
3月2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高调访问格陵兰岛,成为目前访问格陵兰岛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当地时间28日中午,万斯抵达位于格陵兰岛北部的美国皮图菲克太空基地,这是美国最北端的军事设施,也是其在北极地区的重要前哨。他对在场记者表示,美国之所以对格陵兰岛感兴趣,“是为了确保格陵兰岛的安全。我们尊重格陵兰岛人民的自决权,但格陵兰岛接受美国安全保护要比接受丹麦安全保护更好”。
图为3月21日拍摄的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纳尔萨克镇。新华社发
然而,这次访问也经历了一波三折。按照最初的安排,万斯并未在访问名单中,而是由万斯的夫人乌莎·万斯携带一名子女在3月27日随美国代表团共同访问格陵兰岛。代表团计划参观格陵兰岛的历史遗迹,了解当地文化遗产,并观赏一年一度的狗拉雪橇比赛。据乌莎·万斯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声明,乌莎·万斯与代表团成员“期待见证这场盛大的赛事,并借此机会庆祝格陵兰岛的文化和人民的团结”。
但是,这一声明和访问计划遭到格陵兰岛各界的强烈抵制。此次不仅有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和能源部长赖特随团参访,还有多批美国外交官在访问前抵达格陵兰岛,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大批丹麦民众前往美国大使馆前抗议,不少格陵兰岛民众准备在美国代表团观赛时示威,很多格陵兰岛的商店和旅行社表示不会接待美国人。
格陵兰岛自治政府前总理埃格德公开批评华尔兹等人的到访具有“挑衅性”。他说:“这次访问的唯一目的就是向我们展示力量,这一信号毫不含糊。华尔兹是特朗普最信任、最核心的顾问,他现身格陵兰岛只会加深人们对特朗普‘使命’的信服,也势必会让我们承受更大压力。”
尽管格陵兰岛各界如此反对,但此访的规格进一步提升,万斯3月25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对于乌莎·万斯周五前往格陵兰岛的访问,大家都非常兴奋,所以我决定不能让她一个人独享这份乐趣,我也要一起去!”不过一天后,美国副总统夫妇就宣布取消了前往格陵兰岛首府努克和第二大城市锡西米尤特旅游并观看狗拉雪橇比赛的计划,并将行程改为考察皮图菲克太空基地。
部分美国外交官员暗示,万斯夫妇由于担忧这一访问计划遭到格陵兰岛民众的抗议,所以不得不更改访问计划,放弃了观赛活动而去参观美军基地。不少欧洲政客认为,美国副总统的访问计划是当前美国、格陵兰岛和丹麦之间外交危机升级的表现。
按照惯例,丹麦政府需要花费数周时间来准备美国副总统的来访。但根据丹麦政府内部人士的说法,本次访问仅提前一周多才通知丹麦,且事先没有与丹麦驻美使馆举行会谈。由于美国向丹麦透露的信息非常少,丹麦外交部门也很难理解美国到底在做什么。有丹麦外交官表示:“此次访问是私人访问还是官方访问?没人知道。所有基于多年外交经验制定的规则都被抛弃了,大家都在盲目地战斗。”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在书面声明中表示,丹麦“以严肃态度看待此次访问”。她强调,丹美合作应建立在“尊重主权的基本原则”之上。
美方态度让北欧各界抵触
一位前美国外交官员在接受丹麦媒体采访时表示,此类访问并不需要丹麦或格陵兰岛的参与,根据丹麦和美国之间的协议,美国高级官员可以访问属于美国的皮图菲克太空基地,“当然必须将此事告知丹麦”。有观察人士指出,这次访问的背景令人联想到,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在今年年初访问格陵兰的情形。当时他称之为“私人旅行”,但多家媒体披露,那次行程同样组织严密,并有强烈的政治意味。
斯德哥尔摩大学丹麦裔瑞典政治学名誉教授德鲁德·达勒鲁普认为:“他们表面上说这是私人旅游,但显然是为了营造一个假象——让外界误以为格陵兰岛人民支持特朗普。这次访问的模式与当时如出一辙——没有安排与格陵兰岛政界人士会面,而声称是私人旅行。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谎言。如果我是格陵兰岛的政治家,我一定非常愤怒。”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北美研究教授达格·布兰克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称这是美国再次展现其在格陵兰岛利益上的明确意图。他指出:“特朗普曾说‘不管怎样,我们都会得到格陵兰岛’,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访问值得高度关注。”
丹麦国防学院副教授、前驻乌克兰军事武官克劳斯·马蒂森则在社交平台上警告说,格陵兰岛当前的局势令人联想到克里米亚危机发生前的征兆。他写道:“美国政客正在接连抵达,煽动格陵兰岛脱离丹麦,转而成为美国领土。”马蒂森的这一说法,在丹麦政府内部引起不小反响,很多丹麦政府的内部人士对此十分担忧。
丹麦《贝林时报》政治评论员本特·温瑟在评论中提到,此次万斯夫妇、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和能源部长赖特共同访问,说明美方策略日趋激进。“丹麦政府正逐步被拖入一场混合战争。”本特·温瑟表示,“目前丹麦方面的表态尚属克制,但美国方面的行动已明显升级。”他强调,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必须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如果特朗普本人出现在努克,或者一架载有海军陆战队的C-130运输机以‘私人访问’名义降落,那你打算怎么办?事态很可能会迅速失控”。
弗雷泽里克森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困境中,这种形势或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特朗普总统对格陵兰岛的兴趣不会消失。”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也向媒体表示,他与弗雷泽里克森保持着密切沟通。“我们不评价个人旅行,但我们坚定支持丹麦。”
美国战略发生改变
从就任伊始,特朗普就公开表示,希望美国获得对格陵兰岛的主权。今年以来,特朗普曾一度表示并未排除动用经济或军事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此番言论震惊了大多数北约国家。尽管共和党内部消息人士曾否认美国会采取此类行动,但许多分析人士仍然认为,应当认真对待特朗普的说法。特朗普3月26日再次表示,“没有格陵兰岛,我们就得不到稳定的国家安全”,“我认为格陵兰岛明白,它应该属于美国。如果丹麦和欧盟不理解,我们就必须向他们解释”。
3月格陵兰岛举行自治议会选举前夕,特朗普试图直接与当地选民沟通:“我们坚决支持你们决定未来。”他还表示,“如果你们选择加入,我们欢迎你们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但是,效果不佳。在3月11日举行的格陵兰岛自治议会选举中,格陵兰岛地方中右翼反对党民主党获得29.9%的选票,取得重大胜利。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民主党领袖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在选后表示,将对格陵兰岛独立问题采取更为审慎、渐进的态度,优先聚焦医疗、教育和经济发展等内政议题。他公开拒绝特朗普再次提出的收购格陵兰岛的意图,表示“格陵兰岛人民想要的是自决和最终独立”。
很多北欧政客将特朗普在格陵兰岛选举前的发言视为美国战略的转变——从过去的威胁政策,转向更具“软实力”色彩的影响力行动,而此次的美国副总统夫妇访问,正是这种战略转型的体现。在近期被提问是否认为格陵兰岛人民渴望成为美国公民时,特朗普很随意地回答道:“我们必须说服他们,我们必须得到那块土地。”
有丹麦学者认为,此次“魅力攻势”恰逢格陵兰岛经历组建政府的关键阶段,显示出美国方面行动之迅速,甚至有些操之过急。比如,乌莎·万斯原计划前往观赏狗拉雪橇比赛,表面上是希望通过在文化层面展示“善意”,与格陵兰岛人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味显而易见。
当然,美国政府对格陵兰岛的经济诱惑也不容忽视。本次胜选的格陵兰岛民主党对岛上的矿产开采并不像其他政党一般持反对态度,而且在竞选中该党的主张就是加强格陵兰岛的经济建设。不少丹麦政客担心,美国能源部长赖特此次前来,会不会以投资开发格陵兰岛矿产来诱惑即将成立的格陵兰岛新任地方政府?
但显然,这一切最终仍取决于格陵兰岛民众的态度。从目前的反应来看,格陵兰岛民众已高度警觉,深知这场“访问”背后潜藏着地缘政治压力。
(光明日报赫尔辛基3月31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1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