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近日,山东济南春季黄河大集暨章丘区黄河街道第十六届黄河西瓜文化节活动举行,喜气洋洋的舞龙表演让现场热闹不已,黑陶、铁锅、黄河大米、黄河鲤鱼等黄河好品集中亮相。文明实践大篷车的志愿者们开展的法律咨询、健康查体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摊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队。
济南市将2025年春季“黄河大集”与西瓜文化节结合,打造出一场集文化展演、产业合作、线上赋能、民俗体验、生态休闲、文明实践、美食品鉴、手造展示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盛会,展现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吸引市民游客探黄河文化、品黄河美味、赏黄河风情、购山东好品。
山东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农业大省,蔬菜、水果、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无论是传统老品牌烟台苹果、莱阳梨、潍坊萝卜,抑或是新晋“网红”临朐鹅肝、冠县灵芝、黄河口滩羊,都能在山东大集上觅得踪影,大集正是“山东好品”的最佳代言。
2025年春节期间,“黄河大集”扩容升级,将山东不同“水脉”的大集文化特征更加凸显,发展成为“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三个品牌,更加突出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
在东营的黄河大集上,吕剧故乡独有的咿咿呀呀声此起彼伏;在聊城的运河大集上,运河秧歌等传统民俗演艺令人目不暇接,在威海海洋大集上,大锅蒸鲍鱼、扇贝等菜肴随处可见,海味十足……
“黄河大集”以黄河文化为底蕴,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颇见“黄河性格”;“运河大集”以运河文化为依托,氤氲着水乡风情,商业氛围独特;“海洋大集”从产品交易到文化展示,处处呈现出鲜明的海洋特色,成为海洋文化的生动展示窗口。
“在聊城赶大集,各种特色农副产品、潮趣玩品琳琅满目,让市民在家门口实现一站式便捷购物。同时,集市汇聚各方优质资源,适时与商务、供销等部门联合举办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加快推动农文商旅深度融合,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聊城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科科长付超说。
今年的黄河大集不仅出现在城市和乡村的街头巷尾,更是创新性地搬进了影视城里。在德州乐陵影视城中的黄河大集上,羊肠汤、花馍馍、保店驴肉、金丝小枣等德州特色美食应有尽有,优质农产品、传统美食等80个精心布置的展位为影视城聚集起越来越旺盛的人气。
“我最喜欢的是乐陵特色枣产品,免费品尝了枣茶、枣汁等产品后,阵阵香气引得大家纷纷购买。这里不仅汇聚了各类商品和美食,更传递着齐鲁大地浓郁的文化韵味和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游客王朔说。
如今,大集已成为城市和乡村连接的关键窗口,也是拉动市民消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这场以黄河大集为载体的消费提振行动,成为观察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切口。
在时代的浪潮下,黄河大集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朴实惠民,更持续推陈出新成为年轻人眼中时尚与传统碰撞的消费新场所。大集上,剪纸、糖画、面塑等传统手工艺品成了潮流文创产品,曾经无人问津的民俗表演成了十里八乡热闹文艺的代名词。
黄河大集活动看的是文化,买的是特色,不仅让利于民,也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冬去春来,春季黄河大集伴随着市井烟火气席卷而来,升腾起的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气息。当黄河文明与时代脉搏共振,这场齐鲁大地上的消费变革正悄然发生。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1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