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财经论语】
作者:夏杰长、张颖熙(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3兔年春节将至。随着全国疫情防控相关措施不断优化,人们出行回暖以及出入境航班低位回升,国内整体消费氛围和消费场景开始逐渐复苏。根据文旅部数据,2023年元旦期间,国内旅游达5271.3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44%、4.0%。美团发布的元旦假期消费数据也显示我国生活服务业正加速回暖,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增长75%。
按照海外疫情防控放开后的经验,一般会经历“疫情反复—疫情稳定—恢复正常”三个阶段,消费在政策放开后大约4~6个月时趋于平稳。就我国当前情况来说,由于线下消费场景尚未完全恢复、就业市场不景气、收入增长放缓以及疫情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我国消费者信心仍有待提升。但在另一方面,2022年我国超额储蓄高达6万亿人民币,说明居民消费仍然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
2022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要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时,也将着力扩大国内经济需求列为2023年五大重点工作之一,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消费作为全年消费的重要风向标,春节消费的景气度对全年消费景气度起着标杆和预示作用。应当以促进春节消费为契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提升消费规模。
首先,要增强消费能力,提振消费意愿。消费意愿离不开消费能力的支撑,敢消费、能消费的背后是收入的增长、民生的保障。首先,要抓住春节前的时间窗口,抓紧落实各项纾困政策,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坚持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加大重点措施协调督导力度,及时有力解决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健全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力度,落实稳岗返还政策等内容。其次,聚焦节日民生问题,抓紧出台相关民生扶持政策,增强春节期间对于农民工出行、欠薪维权、就业等方面的服务,推动解决农民工清偿欠薪、春节返乡等问题。要加大兜底性保障力度,做好春节期间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消费需求。
其次,要丰富消费场景,加速线上线下消费融合。线上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拉动内需、产业振兴的新动能和新引擎。要抓住春节假日有利时机,加大力度支持直播带货、线上团购等线上新型消费发展推广,进一步完善线上消费生态。鼓励实体商业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和综合性转型,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大力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丰富农村消费场景,特别要充分发挥有线上线下融合成功经验的大型零售实体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对农村小微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引领带动农村消费品质升级,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运用数字技术精准定位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要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春节假日期间,也是旅游、餐饮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的黄金时间,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民众的医疗服务和安全保障,扩大优质服务消费供给。充分挖掘节假日、赛事等重要节点,组织各地开展各类消费主体活动,通过发放现金、消费券、抽奖等各种促销手段,激发人们的消费意愿,释放消费潜力。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大力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等综合服务水平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村产品和服务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产业化改造,引导现代服务向农村延伸拓展。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9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