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世界青铜文明的三种形态及其交流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世界青铜文明的三种形态及其交流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4-10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毕经纬(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几处格外璀璨,标记着人类历史上重大且独特的辉煌片段。其中,闪耀在星空深处的青铜文明,是早期文明的高光图景,人类由此踏上了金属文明之路。公元前4千纪后期,地中海东部的新月沃地率先迈入青铜时代的门槛,在之后的两千年内,人类世界大部分地区陆续完成了这一进程,并创造了各自的青铜文明。需要说明的是,美洲、大洋洲与非洲中南部青铜器出现较晚且不发达,并未形成真正的青铜文明。

  就外在特征而言,世界青铜文明主要存在三种形态:以人像为突出特征的东地中海青铜文明、以武器为代表的亚欧草原青铜文明和以容器为核心的中国青铜文明(或称为东方青铜文明)。其他地区的青铜文明基本上属于这三种文明衍生出来的次生型青铜文明。

世界青铜文明的三种形态及其交流

  陕西汉中龙头村出土的青铜四足鬲,约公元前1200年。资料图片

  以人像为突出特征的东地中海青铜文明

  地中海东部的新月沃地是最早开启青铜时代的地区之一,在东地中海天然的“航道”作用下,其青铜文明对北非、南欧以及伊朗高原等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形成了东地中海青铜文明圈。该文明圈十分辽阔,内部的地理环境有较大不同,境内的青铜文明也存在一定差异,大致可分为西亚、北非、南欧三个亚区。

  这三个亚区青铜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部分器类和形制上,比如北非流行青铜弯刀、猫、蛇、甲壳虫等,西亚流行青铜羊和鹿,南欧常见的骨灰瓮则基本不见于西亚和北非。再如,北非人像常见头戴高冠的法老以及兽首人身的神祇,西亚人像常见国王和普通人形象,南欧人像多为神祇与普通人,早期风格比较抽象,晚期则为写实。

  虽然存在以上差异,但这三个亚区的共性也比较明显——均流行青铜人像或神像,随之流行的还有青铜牛、印章、护身符、双翼斧等。青铜人像或神像多与祭祀活动有关,早期形体较小,晚期出现一些真人大小的雕像。人像的身份有法老、国王、神祇、祭司、祈愿者、献祭者、武士等,体现了东地中海青铜文明浓厚的神灵信仰和宗教氛围。

  东地中海青铜器上多见立体装饰,少见精细的平面纹饰,这与锻打技术容易破坏平面纹饰有直接的关系。装饰内容多为人物、动物及其生活场景的刻画,有较强的写实性。造型复杂的青铜器如人像、动物等主要用失蜡法铸成;相对简单的武器、工具、装饰品等多采用单范或双合范铸造方法,辅以锻打和焊接;容器一般先铸出铜片,再锻打或焊接成型。

  从时空上看,东地中海青铜文明经历了自新月沃地向北非、南欧以及伊朗高原扩散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自公元前2千纪中期开始,随着北方草原人群向东地中海北部和伊朗高原推进,亚欧草原青铜文明对这一地区的影响逐渐加深,最后在南欧、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形成了既有大量人像、神像,又有较多武器的青铜文明,体现了东地中海青铜文明与亚欧草原青铜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以武器为代表的亚欧草原青铜文明

  亚欧草原西起喀尔巴阡山,东至中国东北,东西绵延上万公里,内部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有一定差异,其青铜文化面貌也有一定区别,大致可以乌拉尔山、阿尔泰山为界,自西而东可分为东欧、南西伯利亚-中亚、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三个亚区。

  这三个亚区青铜器的类别与形制存在一些差异,比如东欧流行双刃战斧、横銎战斧、板斧等,南西伯利亚-中亚流行弓背刀、钩刺矛、喇叭口形耳环等,中国北方-蒙古高原则流行管銎斧、铃首刀、铃首剑等。不过,共性更为明显,比如武器十分发达,工具、装饰品比较常见,晚期都流行马具和鍑,还有动物装饰艺术;在铸造方法上也较为接近,武器、工具、装饰品多用简单的双合范铸造,辅以锻打和焊接。

  青铜斧主要有板斧、横銎斧、竖銎斧三种类型,另有双刃斧、锤斧、鹤嘴斧、管銎斧等具有地方特征的类型。横銎斧、双刃斧、鹤嘴斧、管銎斧多为武器,板斧既可以作为武器也可用作工具,竖銎斧多为工具。青铜剑有长短之分,早期流行短剑,晚期流行长剑;剑首的形态十分丰富,主要有兽首、蕈首、环首、对鸟首、T形首等形态。青铜刀的种类也很丰富,多数为削刀,偶见大型砍刀,前者多为工具,后者多为武器或仪仗用器。马具、牌饰与鍑主要流行于游牧时代的亚欧草原,其中鍑是亚欧草原唯一广泛流行的青铜容器。

  总的来看,亚欧草原青铜文明经历了自西向东逐渐发展的过程。公元前3千纪早中期,青铜冶铸技术主要在亚欧草原西部黑海周边地区传播,之后逐渐向东扩散到南西伯利亚-中亚地区。公元前2千纪早中期,亚欧草原中西部青铜文明步入繁荣期,东部青铜文明开始兴起。公元前1千纪早中期,亚欧草原渐次进入铁器时代和游牧时代,草原青铜文明随之绽放出最后的余辉。

  以容器为核心的中国青铜文明

  公元前3千纪末期,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中国青铜文明大致以长城、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中原、南方三个亚区。其中,北方地区位于亚欧草原东部的长城沿线及其附近地带,其青铜器以工具、武器、装饰品为主,在青铜器类别及铸造技术上与亚欧草原中西部没有本质区别,是亚欧草原青铜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青铜文明以容器为核心,此外常见乐器、武器、工具、车马器。南方地区受中原青铜文明影响之后才进入青铜时代,且越向东南和西南方向,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越晚。从宏观层面来看,南方青铜器的类别与中原地区基本相同,只是在青铜器组合、形制、纹饰以及埋藏情境等细节方面略有差异,属于中原青铜文明的次生类型。

  纵观以中原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中国青铜文明200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以容器为核心的特征始终未曾改变,只是在细节上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器类方面,夏代至西周早期,青铜容器以爵、斝、觚、尊、卣、罍、觥、壶等酒器为主,形成了标识身份等级的爵觚制度,流行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等传说类动物纹饰,罕见人物形象;西周中期至战国时期,青铜容器以鼎、鬲、簋、簠、敦、豆等食器为主,形成了秩序分明的鼎簋制度和编钟制度,流行窃曲纹、鳞纹、环带纹、蟠螭纹、蟠虺纹等抽象纹饰,偶见人物形象。

  成套的青铜乐器也是中国青铜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器类主要有铙、钟、镈、钲、铃、錞于,武器常见戈、钺、剑、矛、镞,工具主要有斧、刀、凿、锛、针,车马器常见辖、軎、銮铃、镳、衔、节约、当卢。此外,中国青铜文明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青铜器铭文众多,尤其是有很多长铭文的青铜器,这一点与东地中海青铜文明和亚欧草原青铜文明有着明显区别。

  中国青铜容器主要使用复合范铸法(泥质的内模与外范相结合的方法)铸造而成,与东地中海青铜文明和亚欧草原青铜文明大不相同,铸造难度更大,但也更具表现力,铸造的青铜器也更为精美。青铜武器、工具、装饰品等简单的实心器具常使用简单的二合范铸造方法。总之,容器发达、乐器成套、铭文众多、块范铸造、等差有序是中国青铜文明的重要特征。

  三大青铜文明之间的交流

  上述三大青铜文明在核心器类、铸造技术等方面的区别较为明显,故而可以称为青铜文明的三种形态(或三种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青铜文明在地域上并非截然可分,在其交错地带,往往兼具两种以上青铜文明的特征,比如东南欧、高加索南北、伊朗高原、中亚南部、印度河流域、中国北方地区等。而且,每一种青铜文明内部均有一定数量的其他文明的代表性器类,比如东地中海青铜文明也有一定数量的青铜武器、工具和容器,亚欧草原青铜文明也有一些青铜人像和容器,中国青铜文明也有一定数量的青铜武器、工具和少量人像。此外,因地域辽阔,每一个青铜文明内部都存在一定差异,而且相距越远、差异越大。

  三大青铜文明之间互有交流和借鉴,中国与东地中海青铜文明之间尚缺少直接交流的证据,但存在广泛的间接交流,交流的纽带是横亘亚欧大陆北部的草原青铜文明。正是在这一纽带的作用下,形成了青铜文明的世界体系。

  三大青铜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自西而东、自北而南的传播,也有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的传递。这种交流往往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尤其是长距离的交流,一般会经过长期的贸易、战争、迁徙等一个个短距离的交流共同完成。另外,限于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生业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有些青铜元素如印章、护身符、双刃斧、容器、戈、戟、钺、失蜡法以及复合范铸法等多为近距离传播,而斧、剑、矛、刀、镞、鍑、杖首、杆头饰、车马器等具有很强适应性的元素则为远距离传播,它们在东地中海、亚欧草原和中国都有大量发现,说明了三大青铜文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交流与技术上的借鉴。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雅典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时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三大青铜文明在亚欧非大陆交相辉映,在人类文明演进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东地中海青铜文明发明了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青铜冶铸技术,人类由此告别石器时代、步入青铜时代。亚欧草原青铜文明将这一技术传播到广袤的亚欧大陆的同时,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青铜文明。而中国青铜文明在这一背景下,承继龙山时代文化遗产,广泛借鉴、吸收周边文明成果,不断拓展文化根脉、壮大文明根系,对中华五千年文明赓续以及世界青铜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学研究”[19XKG009]的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0日 14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