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这门功课——甘肃各高校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这门功课——甘肃各高校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6-15 03: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王冰雅 宋喜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邱小锋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高地。西北师范大学雷自强课题组研发的“沙地综合改良技术”,能使未利用沙地在1至2年内转化为耕地;兰州大学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重点实验室有望突破生物技术育种的“卡脖子”技术……近年来,甘肃省各高校依托国家政策、联系地方实际,取得了一批与当地发展密切结合的科技成果,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探索。

  治理荒漠,让沙窝变金窝

  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甜水堡国家沙化土地封禁区,原本荒凉死寂的风沙区如今草色青青、绿意盎然。植物种类较2020年增加了31种,植被覆盖度由0增加至平均35%,最高覆盖度达到60%。

  环县位于毛乌素沙地的南缘,是全国379个重点沙区县之一。巨大的变化,得益于西北师范大学雷自强课题组研发的“黄土高原沟壑防控组合土障技术”。“用土当基本原料,采用工程—生物组合措施,通过疏导、分流、减缓、阻隔、固定、促渗、集水及固土等手段,短时间内可以使风沙危害得到控制,减轻水土流失。”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雷自强解释道。目前,该技术在环县推广应用面积达30.9万亩。

  雷自强课题组还研发了“沙地综合改良技术”,使得沙地持水持肥性提高30%,蒸发率降低15%,快速改善沙地微环境和肥力,未利用沙地1至2年内便能转化为耕地。基于此技术,张掖市临泽县和酒泉市肃州区推广的13000亩沙地梭梭嫁接肉苁蓉,每亩产值可达3000元;在临泽县和肃州区推广的9000亩沙地观赏林木育苗,每亩价值达到8000元……

  30多年来,西北师范大学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后有两代人、70余名师生从事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他们将研究成果无偿提供给近60家相关单位和企业,帮助地方实现沙漠变绿洲、沙窝变金窝的梦想。

  自主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走进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师生们正井然有序地做实验。电加热合金丝材料是指用于制作电热器件的金属合金丝材料,广泛应用于空调、烤箱、电热毯等各种电热器件中。

  “快速寿命是在实验室得出的衡量电热合金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以前,我们国家的电热合金丝快速寿命跟国外最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石玗说。

  经过深入研究,课题组发现了电热合金的失效机理,即影响快速寿命的主要因素是合金中主体金属镍本身所含杂质的多少以及晶粒的粗细程度,进而开发出电解镍沉积过程中杂质控制和晶粒细化技术。

  “基于此技术,实验室开发出的长寿命镍基高电阻电热合金丝(带)及节能加热器件,快速服役寿命比我国国家标准高了50%,达到了125h,超过世界最高水平的瑞典康泰尔公司的120h。”石玗介绍,通过校企合作,该产品已在甘肃金川公司形成了年产700吨的规模,并替代了进口产品。

  近五年来,该实验室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发力,累计承担各类国家级科研任务105项,承担各类省部级、厅局级科研任务117项,承担企业技术开发和服务项目194项。承担科研任务数较前一个五年增加65%,并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

  精准育种,让粮食更安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解决粮食问题,关键在种子,而培育优质种子的关键在于技术。2022年8月,兰州大学“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重点实验室”获批建立。实验室致力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实现精准育种,以期提高甘肃省乃至全国育种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

  甘肃是我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基地。河西走廊玉米年制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产种5.5亿公斤,分别占中国玉米制种面积和总产量的55%和60%,发展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产业具有扎实深厚的基础。

  “基因编辑作为当代颠覆性生物技术,可以对生物基因组的特定位点进行精准遗传操作,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引领农业、林业、草业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因此,抢占基因编辑这一技术高地是我国现代生物育种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勃介绍。

  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重点实验室以基因编辑技术为支撑,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选育优异的作物遗传新材料,为玉米、马铃薯和苜蓿等种业发展贡献力量。该实验室在学校新建了20亩实验基地的同时,也在白银市景泰县的兰州大学农场建成了350亩玉米育种基地。由于受到生长周期、温度等条件的限制,甘肃本地种植的玉米每年只能生长一季。为了加速育种工作,实验室正筹划在海南三亚建立南繁基地。

  实验室擅长产业链中上游基础研究,如鉴定、挖掘功能基因,对基因进行编辑,改良已有品种、创制新品种。新品种在大田的繁殖扩繁、在农户中的推广应用等工作,则由企业完成。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双方都告别了“单打独斗”的境况,推动实验室成果更高效地在田间地头应用转化。

  “在甘肃省科技厅和兰州大学支持下,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相信我们的研究成果终会突破生物技术育种的‘卡脖子’技术,培育出若干具有甘肃身份、中国品牌特征的突破性玉米品种,让种业实现自立自强、自给自足。”李勃说。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5日 08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