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麻国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麻国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7-27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观点】

  光明网记者 章丽鋆整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民族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指明了中国现代化的实践特征,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实践特征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结合起来,为全人类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而这其中,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共同发展进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质量推动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方略。我们要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前提下,以新发展理念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强调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探讨如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也为其他多民族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整体性、共同性。只有不断巩固民族平等、经济依存、社会互嵌、文化兼容、手足相亲,才能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项基础。

  从中华文明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的讨论要将其放到中华文明整体进程中加以阐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因此,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从中华文明的整体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也要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并且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强的历史。我国的这一历史演进特点,造就了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在多元统一体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让各民族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社会科学研究一直强调迈向人民的田野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生计方式、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进行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就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不同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家整体性的政策支持和全体人民的参与式实践和发展,使所有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大特点。这个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各民族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通过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优良传统达到共同繁荣,就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共创美好未来,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核心要义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上包含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命运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往关系,兼收并蓄的文化融合等方面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这种关系表现为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民族团结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得更加牢不可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7日 04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