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论坛】
作者:王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8月15日,是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日。这个纪念日的设立,标记了我们驰而不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也显示出我们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就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为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正确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是上述“五个重大关系”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持续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是历史经验,也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主体参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关键少数”,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领导和主导的关键作用。新征程上,继续充分激发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内生动力,带动全社会切实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至关重要。
树牢正确政绩观,坚定“想干”决心。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具体而言,要正确认识三对关系: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不能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应当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能只认“经济账”、不看“生态账”。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福祉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事关群众根本利益的“国之大者”,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表现。三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以大局为重,着眼长远,从长计议。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拓宽“能干”路径。一是摸底数。底数清才能方向明。梳理本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类自然资源,采取数字化、网格化等监测手段,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底数,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覆盖、品类齐全的生态产品资源库。二是打基础。抓住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扎实做好固碳工作,巩固好生态环境的绿色底色。同时,积极推动本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搭市场。因地制宜探索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办法,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化、科学化。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规范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局面。四是拓模式。深入研究本地自然禀赋,采取多样化模式和路径,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财富”转化通道。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机制,形成“干成”合力。应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政策支持,坚持多方共治,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具体来说,加大财税支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完善绿色金融,建设“生态银行”,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支撑自然生态资源的储备、整理、提升、开发,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定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同时完善生态环保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监管;扩大公众参与,培育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多主体积极融入绿色、低碳、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增强“要干”信心。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导向作用,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充分释放激励效应。做好考核评价,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设计更为细化、合理、差别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加大绿色考核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让考核评价“指挥棒”的绿色导向越来越鲜明。加强考核“后半篇”文章,使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结果真正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要通过真考、真用,推动形成坚持绿色发展的工作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动力。加强督察整改,对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的意见,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及问题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推进。党政主要领导要牵头抓总,推进整改任务落实,确保问题改到位、改彻底、不反弹。落实终身问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实施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办法,破除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等问题,让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树起来、强起来。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6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