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让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润人心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让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润人心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9-12 04: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让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润人心

——浙江桐乡探索德治助推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

光明日报记者 李睿宸 陆健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走进浙江嘉兴桐乡市的大小村落,河水澄莹,鸟鸣啁啾,栋栋房屋排列有序,条条乡道整洁宽阔,孩子们欢快嬉戏,老人们生活悠闲,一幅幸福祥和的乡村美景图在眼前徐徐铺展。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数千年的中国历史表明,德治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13年,桐乡市开始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尤其注重“德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先导和教化作用,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通过“以评立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积极探索“德治物化”“德者有得”机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用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形成道德实践与乡村治理的良性互动新模式,探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

让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润人心

桐乡市越丰村“三治融合馆”。资料图片

  以评立德,培育文明乡风

  作为桐乡市越丰村道德评判团的成员,沈菊芬习惯一早就在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和乡亲们聊聊他们最近遇到的“大事小情”。

  村里不文明行为谁来管、怎么管,村民矛盾纠纷怎么调解、谁来调解……自2013年村里设立道德评判团以来,沈菊芬所在的这支由村里老党员、村民组长、道德模范等组成的团队,用评理、劝说等方式对村里“法律管不到、村民很反感”的事情进行调解评判,通过设立红黑榜、曝光台等机制,及时解决了很多矛盾纠纷。

  两年前,越丰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因地势低洼排水困难,家里房屋和田地经常被淹,每次都要人工抽水,费时费力。村里提议可以借地建一个抗洪的水闸,但遭到一户村民的反对。为此,道德评判团主动去该村民家做工作。“一看我们来了,他表现得很反感,不愿沟通,但听我们说完建水闸的好处和其他村民的想法后,他态度逐渐缓和了。”沈菊芬回忆,经过几天的沟通劝说,这户村民终于点头同意了。最终,水闸顺利建成。

  除了解决争议纠纷,道德评判团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参与推选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好人好事等。沈菊芬记得,村里刚开始进行“三治最美家庭”争创评比时,道德评判团上门检查农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情况,有些村民会反感:“自己家的事,怎么还要你们管?”但随着村里对“最美家庭”进行表彰奖励,各家各户都主动争先创优,谁家做得差就会难为情,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

  “道德评判团的作用,在于让村民自己参与村庄治理,村民的认同感以及配合度就会提高,最重要的是提升了村民的道德素质,形成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越丰村村委会副主任张飞扬说。

  “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扰,就找道德评判团”,如今在桐乡的大小村落,这已成为村民们的共识。从最初的不配合、不理解,到如今的信任支持,转变源于道德评判团给村子持续带来向善向好的变化,让村民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每年6月,都是桐乡市桃园村槜李收获的季节,村里的500多户人家忙碌地采收,村头村尾摆满了一筐筐刚摘下来的新鲜槜李。然而,村民老马犯了愁:“采摘工人要现金,网销平台账户也要垫资。”老马算了一笔账,初步估计完成50亩槜李的采摘销售工作,还需垫资约18万元。为此,他通过桐乡农商银行办理了“三治信农贷”,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几步,20万元贷款“秒到账”。

  “‘三治信农贷’是指以‘一约’(村规民约)、‘两会’(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三团’(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作为信用评价载体,根据村党组织设立‘六无三不准’(无违法违纪、无不良品行、无违反村约、无高息借贷、无过度融资、无负面征信,不准出借他人、不准用于购房、不准流入股市)授信底线,再整合公检法等单位数据资源,为每个授信农户自动生成相应的授信额度,并实行‘一次核定、三年有效、循环使用、随借随贷’,让桐乡的村民靠信誉就可申请获得无担保、无抵押的低息贷款,用于创业、生产和生活。”桐乡市农商银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方毅介绍。自2018年年底“三治信农贷”开始试点推行以来,截至2023年6月,桐乡市已授信农户达12.47万户,授信总额316.56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28.56亿元。

  如今,好口碑、好家风已成为村民的“最贵抵押物”,道德评判等外在约束力逐渐转化为提升村民道德水平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助推乡风文明的进步。

让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润人心

桐乡市石门镇白马塘村开展主题读书活动。资料图片

  以文养德,润泽百姓心田

  2022年7月,桐乡民泰村镇银行大麻支行员工沈东与同事陆晓婷外出办事,刚到单位门口,马路对面“嘭”的一声引来一片惊呼。沈东抬头发现,对面居民楼上掉下来一名小女孩,恰好卡在二楼广告牌上。沈东与陆晓婷来不及多想就跑上前,及时接住了从二楼掉落的孩子。

  事情发生后,沈东与陆晓婷救人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他们成为不少人心中的“英雄”,还荣登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没想过会得到这么多表彰,只觉得自己做了件平凡的善举。”沈东说,这是内心深处的本能,也是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塑造的向善信念。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行走在桐乡的大街小巷,文明之光点亮了群众生活,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截至2023年7月,桐乡在“志愿浙江”平台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24万,注册志愿者比例达23.1%,每万人常住人口活跃志愿者率达15.3%,位居全省前列。人们用一件件善举,引领桐乡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时代新风。

  在桐乡这座城市,有“日行一善”的行动,有“人人争做正能量发光体”的共识,有众多道德模范和榜样坚守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文明的精神滋养着这片沃土,文化的力量润泽着百姓心田,不断促进公民道德养成。

  “老师,建军节为什么是8月1日?”“军旗、军徽上的图案代表什么含义?”8月1日,桐乡市濮院镇油车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热闹非凡,时值建军节,村干部正为孩子们带来一场生动的红色文化讲座。讲台下的孩子们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解“八一”建军节的由来以及人民解放军的辉煌战史,时不时还和老师进行互动,守在一旁的家长们满眼欣慰:“孩子从小就应埋下爱国的种子,这样的活动要多来参加。”

  不远处坐落着油车桥村文化礼堂,走进这座独具韵味的徽派建筑,阅读、棋牌、书画……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颇受村民欢迎。“我们一有空就结伴来到文化礼堂,读名著、学书画、练舞蹈、听讲座,别提多有趣了!”村民们纷纷表示。如今,作为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知识技能普及等为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大门常开、活动常办,已成为村民最愿意去的地方,也是笑声最多的地方。

  文明花开,德润人心。近年来,桐乡市陆续建成市道德馆及德孝主题公园、村级道德馆、伯鸿城市书房、乡村书屋等基层阵地,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宣传、文明实践、文体活动在桐乡市的大小村落轮番上演。这一个个坐落在乡间的文化礼堂,让文化惠民活动遍地开花,让公共文化的阳光雨露播洒在百姓心田。

让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润人心

桐乡市梧桐街道莲花社区开展桐乡市市民公约教育实践活动。资料图片

  以规促德,引领美德新风尚

  错落有致的民居外墙喷绘上大幅漫画,废弃的水塔被改造为观赏风车,走进石门镇墅丰村,仿佛置身于著名书画家丰子恺笔下的缤纷漫画世界。

  石门镇是漫画大师丰子恺的故乡。“正直为人、认真做事、宽厚待人”,是丰子恺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也是传承至今的好家风家训典范。墅丰村建成“子恺漫画村”,将饱含家风家训深刻寓意的漫画融入村庄建设中,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研学参观。

  为充分发挥家风家训等道德规范的传习作用,桐乡市建立家风馆等一批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推进“百村万户亮家风”,举办“立家规传家训”、千个家庭讲“最美”等活动,深挖丰子恺家风内涵,串联8个家风研学基地,打造22公里长的子恺家风精品路线,“子恺家风好传承”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逐渐形成以优秀家风家训家规正德树人、淳化民风的良好氛围。

  多年来,桐乡市探索建立起道德激励约束机制,让崇德向善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洲泉镇是浙北工业重镇,农民物质生活富裕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铺张浪费、攀比跟风现象。“以前,村里的婚宴每桌必有高档海鲜等食材,办酒周期长达三天,有时宴请总桌数竟达上百桌,餐饮浪费严重。”洲泉镇党委委员钟伟说。为此,洲泉镇经充分调查研究后出台《“浙江有礼·共富洲泉”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实施方案》,制定推出移风易俗常态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家宴开支“节流减负”。

  “减规模、降规格、减菜量、短日程,抓住婚宴、文化礼堂、菜单三个重点,组织村民自发对办酒农户进行事先宣传、事前备案、事中监督、事后公示。”钟伟说,这些村规民约为农村宴席“瘦身”找了个“台阶”,村民们纷纷叫好。

  用村规民约“约”出文明乡风,桐乡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规制作用,强化“德治+自治”,以“村言村语”引领规范生产生活,更好地发挥乡村治理中的“软法”作用,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不久前,河山镇堰头村召开道德评判团评议会,按照“三治积分管理办法”对每家每户积分情况进行核实确认。确认无误后,村民钟生娥来到村内的三治积分兑换超市,成功兑换了自己所需的物品。“村里的三治积分制度特别好,大家都主动维护村里环境,我们还能凭借积分换米换油,省了不少开销。”钟生娥说。

  据堰头村党委书记唐荣方介绍,今年以来,村里还在原有“三治积分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增设“移风易俗”特别积分,增加了好家风指数考评、婚丧嫁娶操办、人情往来礼金、宴席金额标准等12项内容,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同时也让村民凭积分获得实实在在的便利。

  自发布“三治融合”积分管理地方标准以来,桐乡市精准投放激励措施,建立线上线下积分超市497家,已为2.2万户兑换积分,并在17个村推行“股份分红+积分奖励”,2022年度村集体分红总金额2300余万元。

  桐乡市梧桐街道东兴社区有一家咖啡馆,名为梧与桐共富咖啡吧。这里每线下卖出1杯咖啡,咖啡店就会向东兴社区“共富基金”捐赠1元钱,每月咖啡店营业额也会按照一定比例注入“共富基金”,而这笔“共富基金”则用于社区帮扶困难家庭、开展民生实事、完善基础设施等。

  据了解,梧与桐共富咖啡吧是东兴社区与爱心商户合作的项目。“通过开设‘共富’商铺,一方面能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引导商圈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对‘共富’商铺的经营提供支持,实现共富共赢。”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有德者的“无形之德”转化为“有形之得”,让崇德向善的文明之风充盈乡村的每个角落,在探索德治助推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中,桐乡市正以春风化雨之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厚植道德沃土、筑牢文明高地。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2日 05版)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