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王巍: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王巍: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9-23 05: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观点】

  中国是一个辽阔的国家,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迈向文明社会的道路。今天,我们共同探究西辽河流域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历史,对其逐步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进行解读。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我国“十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的科技支撑项目,是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的研究项目。项目的总方针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包括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在内的20多个学科、有400多位学者直接参加工程,其中还有多位院士。在全国近千项考古发掘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发掘项目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科院考古论坛“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的达十几项。

  在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西辽河流域的空间范围内;在5500年前到3500年前的时间范围内,研究各个地区文化的发展、国家的出现,特别是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内容。

  西辽河流域现存最早的文化是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体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年代距今8200至7200年。其后出现的红山文化是今天讨论的重点。红山文化是以内蒙古赤峰红山后这一遗址命名,分布范围是赤峰地区和辽西地区,年代范围是距今6500至5000年。通过对红山文化中牛河梁遗址、那斯台遗址、魏家窝铺遗址、哈民忙哈遗址等多个遗址的发掘工作,通过对彩陶文化的区域交流以及龙信仰发展的考据,我们认为红山文化晚期进入初级文明社会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其一,红山文化晚期,农业经济彻底取代了狩猎采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为人口的增长和手工业的分化提供了基本保障;其二,红山文化时期,遗址分布密集,是人口迅猛增长的标志,而聚落间的分级和超大规模中心性聚落的出现是社会组织复杂化的印证;其三,红山文化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手工业分化日趋加剧,出现了建筑、制陶、玉雕、陶塑与泥塑等专业化队伍,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突出表现在大规模建筑群体的规划与设计以及对于新型建筑材料的加工和使用方面;其四,红山文化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引人注目,前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后者是展示社会繁荣和先民智慧的重要标志;其五,在祭祀性遗址的建筑和布局方面,积石冢建在山梁或土丘的顶部,有单冢与多冢之分,规模大小有别;其六,以单排房址为代表的独立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得以确立;其七,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结构分化,出现了掌管宗教祭祀大权和社会政治大权的特权阶层,等级制度确立;其八,红山文化时期广泛吸纳周邻地区史前文化的强势因素,成为西辽河流域史前社会发生质变的重要推动力。

  总体来看,在距今5500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晚期,西辽河流域的史前社会发生了质变,已步入初级文明社会;距今约4000至35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本地区进入高级文明社会。西辽河流域在中国文明起源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对一系列都邑遗址和各地中心性遗址的区域调查,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和阶段,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揭示了各地区文明化进程,探讨了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我们研究文明的起源发展,就是要知道我们的文明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到现在的,从而增加历史文化自信。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光明网记者 金凌冰整理)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23日 07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