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在星光渔火中传承特色文化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在星光渔火中传承特色文化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1-28 04: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听听渔文化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与心声——

在星光渔火中传承特色文化

  编者按

  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悠久的渔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大量极具特色的渔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乡村产业、建设和美乡村、赓续农耕文明、推动文化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期,我们邀请5位渔文化非遗传承人讲述近年来传承非遗文化、普及相关知识、满足百姓文化需求的故事,一起感受新时代渔文化的勃勃生机。  

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二都村,村民在舞鱼灯。新华社发

广东省徐闻县西连镇,渔业工人在深海网箱拉网收获金鲳鱼。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讲好渔文化 播种“海洋梦”

  讲述人:浙江省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类故事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丁建东

  汪洋大海,时而风和日丽,时而惊涛骇浪。世世代代的渔人把生活经历和瑰丽想象结合起来,由此诞生了许多和鱼有关的故事。

  浙江的象山是大黄鱼的故乡。大黄鱼为什么这么珍贵?在民间,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秦朝时,东海边有位以行医卖药为生的千岁翁,名叫安期生。他为秦始皇治病,秦始皇感觉大有好转,便送他大量金璧,许他回乡。心怀苍生的安期生走到东海边,把金璧悉数倒入海中,金璧转眼间变成了金光闪闪的大小黄鱼。这样,海边的贫苦百姓便可通过捕鱼丰衣足食。

  象山人世代以海为生。我出生在海岛渔村,对渔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为防止这些文化失传,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搜集整理了近200则故事,不少被收入《象山县水产志》等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越发感到,我们这一代有责任让下一代了解和传承渔文化。2012年,我从县城回到石浦渔港边的东门渔村,建起了渔文化艺术村,专门从事渔文化传播工作。我的想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象山县在东门渔村专门划拨土地,建起以渔文化为核心的体验基地。

  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开发了适合中小学生体验的鱼类故事、鱼拓技艺、鱼骨造型、鱼灯制作、贝壳记忆、东海神泥等20多门课程,渔文化艺术村被列入宁波市首批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基地。经过我们的努力,鱼类故事、鱼拓技艺被列入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我们还编著了《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填补了海洋渔文化教学用书的空白。如今,体验基地已经成为海洋文化研学中心,每年接待海内外学者、游客、学生数万人次,“善待海洋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走进了更多人的心中。 

  渔鼓声响处 渔家风情传

  讲述人: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地花鼓艺术团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县地花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曹建光

  我的家乡历史上水患严重,直到20世纪,还是“落得三点麻麻雨,满眼皆是水汪汪”。水患严重影响了种田收成,家家户户只能以渔为生,父辈皆拥有一手高超渔技。

  童年里印象最深的,便是敲打渔鼓时的欢乐与充满渔家风情的渔舞了。那挂在船头、蒙着红布的渔鼓,是我小时候为数不多的玩具之一。即使是一个人时,只要抱着渔鼓敲敲打打、说说唱唱,瞬间就会感到温暖,那清冷的湖面也变得热闹起来。

  如果遇上节日、“鱼走俏”(鱼汛)之类的日子,我们在出船前,还会准备渔舞。大人们会穿上漂亮的戏服,口中念着咿咿呀呀的方言俚语,双手翻飞,一段段舞蹈逗得围观者哈哈大笑。年幼的我,虽然还不懂得表演的精妙,却也和长辈们一起嬉笑。从那时起,我的心里便埋下了一颗传承传统艺术的种子。

  我开始自学花鼓,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次,我的师父李健吾看了我的演出后,决定将我收入门下,正式教授我南县地花鼓的诀窍。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随着社会变迁、渔民上岸,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渐渐被淡忘了,“渔蚌舞”等民间舞蹈受到很大冲击。“渔蚌舞”又称“蚌壳舞”“蚌壳戏”,是南县地花鼓中的重要民间舞蹈之一,内容是渔翁与蚌仙的故事。表演时,音乐以笛子为主,辅以锣、钹、鼓、唢呐等乐器,有固定的蚌舞曲调,节奏明快,情绪诙谐,别有风味;舞蹈则有“开蚌”“扇蚌”“开蚌亮相”“甩手步”“摇装步”等动作,令人回味。

  后来,随着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扶持,“渔蚌舞”等艺术开始重回大众视野,但仍面临发展乏力、后继乏人等问题。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渔文化,我注册视频号发布视频、通过直播间直播演出,收获了很多粉丝,其中还有不少年轻人线下来找我了解和学习。一些高校也与我建立了联系,开设了地花鼓课程。地花鼓有一些方言俚语,很多年轻人、外地人听不懂,我们边传承边创新,编排了以普通话为主的南县地花鼓节目,演出后反响强烈。

  今天的渔民们已经有了幸福的新生活,但每当那熟悉的曲调响起,大家总会想起回荡在湖水声、渔家号子声中的旧时光。我们也会继续努力,将那些时光和故事讲给下一代听,将渔家风情一代代传下去。  

  妙手巧拓印 鱼儿纸上“游”

  讲述人: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黄鱼鱼拓技艺传承人 陈丹丹

  鱼拓,简单来说,就是将鱼拓印在纸上,制成一幅画。拿宁德的大黄鱼鱼拓来说,制作时,要先用盐洗去大黄鱼表面的黏液,接着固定鱼体、调配颜料、涂色、拓印……一番操作之后,色彩斑斓的大黄鱼便跃然纸上。

  我大学就读于泉州师范学院美术系。2015年10月,机缘巧合,我偶遇浙江鱼拓大师顾振耀。他那一幅幅层次分明、栩栩如生的鱼拓作品,唤醒了我心底对这门技艺的热爱。我决定拜师学艺,学习鱼拓。

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白基湾海域,新型渔排绵延海上。新华社发

  鱼拓艺术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它起源于宋代,灵感源自中国古老的碑拓技艺。发展到今天,鱼拓作品已经由黑白到彩色,由单纯拓印一条或几条鱼,到把鱼的形象和国画山水、书法、诗词相结合,成为诗书画印一应俱全、具备中国画基本元素的艺术品。

  为了更好地传承鱼拓技艺,我创办工作室,让更多鱼拓爱好者、艺术教育从业者和学生等加入研究鱼拓的行列中来,和我一起积极宣传鱼拓文化。

  鱼拓是劳动人民耕海牧渔的见证。当前,宁德正大力实施“国鱼计划”,推动大黄鱼实现育苗、养殖、加工、出口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党和政府的重视让传承这门技艺的路子越来越宽。我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鱼拓技艺,用更多艺术作品展现鱼翔浅底的美好画面。

  小小鱼灯 温暖千家万户

  讲述人: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家廒头村鱼灯扎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成洪积

  鱼灯笼起源于明朝初年,起初用于夜间照明。清康熙年间,费时费力的手绘灯笼改成了刻版印刷,图案逐渐以大红鱼为主,功能也慢慢从实用转向观赏。

山东省日照市,成洪积(左二)在教学生们制作鱼灯笼。王颖慧摄/光明图片

  按当地风俗,元宵节前后一连三天都要打灯笼,叫作“收灯”。如果三天不刮风不下雨,便预示着丰收之年,有“头灯收芝麻,二灯收高粱,三灯收谷子”之说。鱼灯笼和海洋生活密切相关,有鱼形、鼓形、四棱、六棱和折叠灯笼等多种形状,鱼灯取“年年有余”的寓意。

  我家祖传制作灯笼,因此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灯笼,十二三岁就学会了刻版。早年间,每年腊月至正月十五,成家廒头村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灯笼,但仍供不应求。除了日照本地,胶东、鲁南、江苏北部一带都有廒头鱼灯笼出售。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塑料灯笼琳琅满目,纸做的鱼灯笼显得土气,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村里干这行的人越来越少了,可我依然坚持每年扎鱼灯笼。

  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老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鱼灯笼扎制技艺走进课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这些传统灯笼。这几年春节期间,村里的手艺人能扎两万多个鱼灯笼,并且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我也常去镇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传授技艺,看着孩子们学得认真、做得仔细,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如今,我的儿孙辈都掌握了这门手艺,孙子孙女也和我当年一样,五六岁就开始学做灯笼。我们赶上了好时候,透过这小小的鱼灯笼,可以看到,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好幸福。

  川江号子 吼出新味道

  讲述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忠州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任官兴

  “太阳出来照山坡,喊起号子把船拖,齐心协力往前走,船到码头把酒喝。”我今年87岁,从我的曾祖父开始,家里五代人都在长江上讨生活。

  船上的生活十分枯燥,最吸引我的就是看船工们拉纤。那时,三峡一到枯水季节,就有很多险滩,木船前面要靠人工拉纤,后面还要安排船工推动。稍有不慎,不是船搁浅,就是船工受伤。每到这时,父亲就站在船头,表情严肃地盯着河面,嘴里吼着号子,指挥着岸上拉纤和船上摇橹的船工,船工们也吼着号子回应。声音一会儿高亢,一会儿低沉,回荡在江面上。

  父亲告诉我,川江号子指挥行船时,把头——也就是船长,需要根据水域和水情喊出不同的号令,那样才能保证木船在激流险滩中安全航行。我天天跟在父亲身后,学会了这些号子,也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季节的水流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我安排到国营木船社工作,我和很多渔民一起,成了产业工人。后来,木船社变成了轮船公司,手工摇橹的木船变成了机械动力的铁船。三峡水电站建成后,长江上的激流险滩不见了,就连万吨巨轮也能顺利通过。江边的川江号子渐渐消失了,我也从一名摇木船的船工变成了修金属机械的师傅。

  如今,我的两个儿子都在旅游客轮上工作。我教他们学会了川江号子。虽然现在行船不需要吼号子了,但声声号子中蕴含的拼搏奋斗、凝心聚力精神依然让人感动不已。

  我很幸运生长在长江边上,并与川江号子结缘。如今,那嘹亮的号子声依旧震撼心灵,为我们走好今后的每一步凝聚力量。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曾毅、禹爱华、龙军、冯家照、高建进、赵秋丽、冯帆、张国圣、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甘果、宋梅、刘伟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