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读懂渔文化中的文明基因和发展密码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读懂渔文化中的文明基因和发展密码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1-28 04: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点评】

  作者:曾 明 常华仁(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我国是世界上渔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代典籍《山海经》《诗经》《楚辞》以及诸子散文等记载了大量渔文化史料。悠久的渔业发展史创造了极具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前者主要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场所、衣帽服饰、手工艺品等,后者主要包括渔规渔俗、渔技渔艺、渔歌渔舞等,都已渗入人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律令制度等各个方面。

  渔文化蕴含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其中的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勇于进取、向美求善等精神追求历久弥新,是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根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渔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赫哲族渔民用马哈鱼皮加工制作衣服、鞋帽等手工制品;各地渔民创作了大量歌谣、舞蹈、号子、绘画、文学作品……这些都是了解渔业渔村历史演变、人文风情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随着观赏渔业、休闲渔业、旅游渔业等新业态迅速发展,多地擦亮文化品牌、推出特色活动,例如吉林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广西阳朔渔火节、福建妈祖祭典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渔文化根植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共同的渔业生活和文化传统推动民众形成相近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紧密的群体认同和纽带力量,能够为乡村振兴凝神聚气。此外,渔文化蕴含的敬畏自然、因势利导等理念,不仅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启示,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当前,充分挖掘我国内河和沿海等地的渔文化资源,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加强渔文化资源本底调查和研究阐释。集中开展渔文化搜集调查,掌握渔文化种类、规模、分布和保护状况,建立数字库和数字档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类渔文化进行记录保存。开展跨学科交流合作,汇聚高等院校、社会组织以及民间学者智慧,加强对渔文化的系统研究和内涵阐释,深入挖掘渔文化的精神内核,提炼渔文化价值。积极探索传统渔文化与现代新生活的契合点、生长点,发挥博物馆、展览馆、科普馆、文化馆等场所的展示教育作用,提升渔文化传承和弘扬水平。

  完善渔文化保护机制,推动渔文化活态传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重要要求,加快健全渔文化相关的国家、省、市、县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依托乡村工匠工作站、大师传习所、名师工作室等开展师徒传承、研习培训、示范引导、精品创作,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动体验传承,设立渔文化传承基地和研学中心,引导渔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设置相关课程,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不断壮大传承队伍。编撰科普读物,推出文艺演出,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公众对渔文化的认知认同,激发全民族渔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探索渔文化融入特色产业的方式方法,增强渔文化生命力。结合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渔文化主题渔事体验、休闲垂钓、民宿美食和科普教育等产业,推动渔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一批富有特色的渔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渔文化的呈现力和体验感。推动渔文化融入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等。例如,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演出项目、培养乡村演出队伍,发展提升乡村舞蹈、戏剧、曲艺、游艺、杂技等业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讲好渔文化中“天人合一”故事,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很早就认识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近年来,“十年禁渔”翻开了长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也对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征程上,要讲好“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的深刻道理,多措并举,引导渔民采用科学合理的捕捞方式和便捷高效的养殖方式,汇聚渔业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强大合力。要着力挖掘阐释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中与渔文化相关的理念和智慧,引导公众关注海洋、河湖、溪流等生态系统的健康,唤醒更多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人们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曾毅、禹爱华、龙军、冯家照、高建进、赵秋丽、冯帆、张国圣、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甘果、宋梅、刘伟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28日 07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