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特别关注】
作者:赵玉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地时间5月7日晚,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80年前,中俄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相互支援。如今,中俄双方已经成功探索出一条相邻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打造了新时代中俄战略协作精神。展望未来,两国将共同铭记历史,不断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中俄关系将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图为4月2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拍摄的胜利公园。新华社发
两个主战场历史贡献不容忘却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苏两国人民面对强敌,用鲜血和生命凝成了牢不可破的伟大友谊,并沉淀为共同的历史记忆,成为中俄世代友好的不竭源泉。
回顾历史,1937年到1941年间,苏联派遣援华航空志愿队来华作战。其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各类武器装备,中国则向苏联供给农产品、矿产等各类急需的战略物资。苏军飞行员与战机参与武汉会战等一系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关键战役,激励艰难困苦中的中国人民坚持必胜信念。其间,志愿队大队长库里申科血洒重庆上空,还有200多名队员牺牲在中国各地。在战胜德国纳粹之后,百万苏联红军于1945年8月出兵中国东北,给予日本军国主义沉重一击。伴随苏联红军一同出征的,既有以中国军人为主体的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还有长年在白山黑水间进行不屈抗争的东北抗日联军。
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共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胜利如此来之不易,中国伤亡了3500万英雄儿女,苏联也付出牺牲2700万军民的民族代价。中苏两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和欧洲主战场,两国人民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共同为人类的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峥嵘岁月不容忘却。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邀赴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同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普京总统应邀出席。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基础上,中俄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共同建立了联合国,共同制定了联合国宪章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法规范,共同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的基石,共同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两国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始终携手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始终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始终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
新时代中俄关系走深走实
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展现出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的鲜明特质。
政治合作引领两国关系航向。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对彼此的正确战略认知,中俄之间找到了符合共同利益的长远相处之道。双方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理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到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不断勇攀新高峰。两国不仅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更是百炼成钢的真心朋友。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成为新时代中俄关系的精神内核。今年还是“中俄文化年”的收官之年,精彩纷呈的人文交流活动,必将进一步夯实两国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
务实合作为两国关系固基培元。两国是各自民族复兴道路上不折不扣的同行者,为彼此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机遇。近年来,双方务实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经贸、能源、农业、互联互通等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2024年,两国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此外,面对逆全球化等各种暗流,双方坚决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和泛安全化。放眼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俄罗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完善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合作格局,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继续切实造福两国人民。
在多边事务上两国互为依托。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卓有成效,为欧亚地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多边合作机制下,两国积极开展立场协调和政策沟通。双方还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合力防范和应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公平与正义。可以说,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使得成熟、坚韧、稳定的中俄关系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为两国人民福祉增添新动能
中俄关系未来可期。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和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习近平主席此访必将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健康发展提出新倡议,必将为充实双方务实合作提出新设想,必将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和促进民心相通增添新动能。
历史功勋不容抹杀,共同利益需要携手捍卫。两国正以实际行动反对否定、歪曲和篡改二战历史,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两国必将以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继续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致力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两国必将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的密切协作,唱响全球南方团结自强的时代强音,向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新起点,在两国元首的共同指引下,中俄正以历史为镜鉴、以现实为基准、以未来为锚点,书写新时代两国关系的壮阔篇章。这种从历史到未来的世代友好与战略协作,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将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作出重要贡献。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09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