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温天一(媒体人)
乌镇戏剧节已经走到了第十个年头,如果按照一出大戏划分的话,它已经上演到了第十幕,已从一开始人们正襟危坐地在台下观看,慢慢转变为一场浸入式、可以全方位参与互动的全景式演出,戏剧节上无处不在的青春力量尤为让人关注。
举行“青年竞演”的蚌湾剧场永远人头攒动,多少抢不到票的年轻戏剧迷们就地盘腿而坐,通过剧场外面的大屏幕关注着赛况,目光虔诚而专注,似乎中国戏剧的未来正在那一方古老的剧场中点燃着希望的火焰;“古镇嘉年华”依旧是狂欢巡游的亮点,而踩着高跷、脸上涂满油彩的演员和举着手机直播拍照的汉服游客们,让人很难分清楚究竟哪个是戏中人。很多青年人因为戏剧相聚在这里,金秋的乌镇处处洋溢着青春的色彩。
根据莎士比亚经典作品改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乌镇主景区外的北栅每日分两场次上演,观众不用买票,在网上提前预约即可参与。这部《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择了浸入式环境戏剧的呈现方式。乌镇为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坐落在乌镇北栅的一座横跨小广场两端的天桥,被现场的花饰和灯光所点亮,年轻的罗密欧被胸口奔涌的爱意所驱使,直接冲上桥去表白心爱的姑娘,那一场“为谁风露立中宵”的少年清愁,此刻正在乌镇的“鹊桥”上无比应景地上演。
而下一幕的场地则辗转至北栅粮仓。那本是早年的乌镇粮食管理所,在前几年被重新改建成了能够存储、展示艺术品并举办各种展览的综合性现代展示空间。在一间粮仓里,由一所美术学院学生主导的装置艺术展览正在展出,有各式石膏雕塑被错落摆放在了充满粗犷工业风格的铁质高举架与木质架子上,而罗密欧与神父之间的对手戏就在这里上演着。
铁架、木箱与石膏,都被当成了可以借助的场地设施和道具,配合音响和灯光效果,相当具有“浸入式”的戏剧效果,而“浸入式”的特征当然并不仅仅存在于对周围环境的体验上,更体现在演员的选择和表演上。创作者特意选择并培训了几名不满二十岁的年轻非专业演员来演绎青涩决绝的爱情神话,他们几乎都是在校学生。
这部具有普及与推广意义的小型实验型戏剧还充分调动并运用诸多电影元素,比如将电影史上三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配乐都融入现场版中。而最后一幕中,舞台上的年轻歌者站在大屏幕前,高歌一曲“什么是爱”,伴随着歌声,大屏幕上放出乌镇戏剧节评选出的“2023新市井好角儿”所涉及的一幕幕经典电影和戏剧剧照,从《乱世佳人》到新版越剧《梁祝》,从《大话西游》到昆曲《牡丹亭》,如彩蝶般翩翩飞舞滑过,那场面就像是电影人给戏剧舞台写下了一封封情意绵绵的书信。在场不论是看足全程的观众,还是临时走过、匆匆一瞥的游客,脑海中都充满了五彩斑斓的“浸入式”感悟。
每一年的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板块都会吸引大量分属不同行业领域、怀揣赤诚戏剧梦想的青年人,他们参赛作品的题材范围在不断扩展,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关注青年人成长,也关注父辈们、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他们敢于通过戏剧去表达自己、讴歌时代。
除了每年一度的“青年竞演”之外,近几年的乌镇,也在致力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年传承人们提供别致又美妙的展示平台。戏剧节的相关工作人员提前通过实地考察、网络平台以及院团推送等多个渠道,遴选出来自昆曲、京剧、川剧、粤剧、吕剧、黄梅戏等多个传统戏曲剧种的年轻“角儿”们。他们在乌镇西栅景区那些一步一景的旖旎回廊和古建中,用一折折戏曲经典片段向过往的人们展示中国传统戏曲的精致古雅,桂香氤氲,水波荡漾,粉墨浓妆。伶人们的出现如同一场幻觉,与乌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起,构建起一场回味悠长的“如梦之梦”。而在新开辟出的东栅市集上,关于非遗的现场表演与教学,也在种种有趣的快闪和游戏中热火朝天地进行,古典世界与当下流行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第十年的乌镇戏剧节在大量演出和现场交流之外,还额外拓展了诸多青年人喜欢的新颖空间,比如当代艺术展览、夜游神音乐会,桃厂电影放映、美食市集等,无论买不买景区门票,能不能走进剧场,几乎每一个游客或观众,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方式。
曾在乌镇上演的话剧《狂飙》中,青年田汉有一句著名台词:戏是妄语,我却认真。戏剧和舞台是那样深深地吸引、成就着热爱戏剧的人,因为戏剧,他们永远年轻。在乌镇的舞台上,他们通过戏剧表达着自己,实现着理想,思辨着人生,叩问着宇宙洪荒,展现着来自戏剧人的青春力量。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06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