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贺年作为一种传统节日习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了一个民族悠远的记忆和情怀。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每年的贺年小版画活动正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师生们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贺年小版画成为营造节庆氛围、传递祝福和增进情谊的有效艺术载体。
龙舞迎新(油印木刻版画) 范一诺
甲辰龙年即将到来,蕴涵着喜庆祥和、繁荣昌盛之意的中国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生生不息的神圣象征。今年的贺年小版画创作中,师生们巧妙运用各种版种技法,充分展现传统中国龙的典型艺术造型特征,在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的同时,还创造性地结合当下年轻人的潮流文化,将龙的神圣庄严与可亲可爱有机融合为一体。此次共创作二百多幅版画作品,表达了对平安喜乐、吉祥如意的美好期冀与追求,彰显了贺年的欢乐活泼和喜气洋洋的氛围。
普降甘霖(平版版画) 刘启光
按照使用材料,版画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和铜版画等。木版画中的水印木刻版画是通过在大小不一的木板上勾描刻画,再用水性颜料进行套印而成的,传统年画就采用这一方法。我们的贺年小版画水印木刻作品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水性材料的温润感和水墨比例的奇特变换进行创作。比如黄洋的《曙龙》,将日食过程中“贝利珠”天文景观想象成金龙身姿,以水印木刻套色技法手工制作成如同万物蒙昧、灵珠开天的画面,寓意在曙光初绽的年岁更迭中能获得奋进的决心和雄心。
好“柿”将近(水印木刻版画) 王皓楠
油印木刻是先在木板上雕刻,再利用油性胶墨印制而成,因为表面有印刷凸起,也被称为凸印版画,从表现手法上可分为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比如范一诺的《龙舞迎新》,画面喜庆质朴,充满传统年画的意味。同为木刻版画的木口木刻作品是直接在硬木的横截面上进行创作,它带有独一无二的断面纹理,并可以实现极为精细的雕刻手法,有很强的表现力。比如杨宏伟的《威武龙年》,刀痕语言变化有序,画面生动传神。
丝网版画也被称作漏版印刷,印刷时采用感光制版将原稿图像精确、细致地还原出来,再以刮的方法让颜色从丝网的孔洞漏出,运用多版套印和色彩叠加印刷,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肌理效果,以及精细的艺术视觉形象。比如周吉荣的《辰龙》以中国巍然屹立的长城比拟腾跃的祥龙,寓意团结、力量和永恒。从晓冉的《龙生九子》以丝网的版画技法表现出充满童趣的龙和九子的形象。王一菡的《小龙》以桃花坞年画为蓝本,将年画中的颜色搭配与线条语言抽象出来,与龙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富有形式感与趣味的“新年画”。
龙生九子(丝网版画) 从晓冉
石版画是用油性画笔,在石版上作画后腐蚀,再运用水油相斥的原理实现印制的一种版画,是平版版画的一种重要形式。石版画作为绝版版画,制作流程烦琐、严谨,印数有限,非常具有收藏价值。除石版外,平版版画又发展出现代胶印版画形式,它相比石版画更具有便捷性和可操控性,画面细腻,光影感强。此次活动中的多幅作品采用了平版工艺,如刘启光的《普降甘霖》通过平版套印手工方式展现了龙吐水这一经典形象;赵利奇的《来拿大龙》从明代《搜山图》中吸取灵感,画面富有戏剧冲突性。
铜版画是用刻针或刻刀在铜板(紫铜或黄铜)上刻画形象,并借助腐蚀手法完成的一种版画。万珈彤的《游龙·戏珠》洋溢着浓郁的古风,印刷工艺考究,运用宣纸贴裱法,以洒金宣作底,使用铜版飞尘法绘制极具水墨味的神龙,又配以一方闲章,文气十足。李荣明的《神龙巴士》借鉴了中国传统龙舟的造型,由水中驰骋变为腾云驾雾,追求一种飘逸感,画面上三个小动物结伴而行,象征友谊长存、蒸蒸日上。
游龙·戏珠(铜版版画) 万珈彤
贺年小版画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大胆的创新以及独到的技艺探索,也能感受到大家对传统文化、传统技法的用心用力。一些作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喜庆元素和吉祥纹样,欧苑婷的《好“柿”发生》、叶聘婷的《“柿柿”如意》、王皓楠的《好“柿”将近》、王怡宁的《好“柿”好眠》、郑琹语的《顿感好“柿”发生》等作品中都出现了象征吉祥如意的柿子。
许多作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例如王心妍的《甲辰·云螭》、许曦文的《龙跃云津》吸收云锦纹样的元素,运用了中国传统艺术当中常用的宝蓝、金黄、银、橘红、藏蓝、窃蓝六种颜色,寓意祥瑞和庇佑;王宇的《祥龙纳福》吸收了民间美术和剪纸艺术的营养;林恬琪的《五龙游云》、潘虹池的《龙腾》取材于敦煌壁画元素;肖雨轩的《招财进宝》、王景戈的《潜川》灵感来源于古代文物等。
贺年小版画活动的意义在于大家在欣赏和赠出小版画时,以真情实感互相祝福,以理想情怀互相鼓励,以担当尽责互相期许,从而赋予了新年版画以更多社会意义、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07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