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观者有心】
作者:刘桂茹(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近年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以新创意为表现形式、以新媒介为传播载体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屡屡出圈。这种融合古典与现代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审美风潮,人们将这类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称为国风文艺。
国风文艺让传统文化实现了青春化表达,点燃了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也成为一种“流量密码”。但一些组织和个人为了吸引眼球,打着“国风”的旗号粗制滥造,甚至坑蒙拐骗,推出的作品徒有国风之表却无国风之实,这样的国风其实是“伪国风”。
“伪国风”现象通常表现为,在文艺创作中冠以“国风”之名,貌似借用了历史典故、经典作品、经典人物形象等传统文化元素,实则以无法考证的服装造型、语言修辞、朝代背景等进行戏说甚至恶搞。
比如,一些所谓的国风网剧,以架空历史的方式虚构迎合部分人审美的人物,叙事旁枝斜出、拖沓冗长,以玄幻、怪诞、奇异的剧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一些所谓的国风游戏,对历史人物肆意解构,并让人物置身于带有中国历史文化片段的场景中,看似在弘扬传统文化,实则在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一些所谓的国风网络小说,看似在讲述一个充满历史感和传统文化氛围的故事,但往往会在简单铺排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中,暴露出浮夸华丽的缺陷;还有一些所谓的国风网络音乐,喜欢用古诗词中的意象填词,但由于缺乏中心思想,常常给人以词不达意、堆砌辞藻、矫揉造作之感……“伪国风”文艺作品的生产方式简单而又粗暴,相关作品往往是从“传统文化数据库”中抽取一些符号拼接堆砌而成,久而久之,形成了机械化、模式化的创作生产套路。
在资本的推动下,“伪国风”文艺作品大量出现,一方面会消解国风原本的意涵,破坏传统文化的形与神,挤占优质国风作品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人们的审美判断力,尤其会对青少年的审美产生误导,让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产生偏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气、磅礴早已浸润于国人的精神血脉。优质国风文艺作品能够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赋予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的美学路径。打造优质国风文艺作品不仅要对“伪国风”进行辨析,还要进一步去伪求真,激浊扬清,让越来越多的“真国风”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
国风之美在于文化内涵。“伪国风”作品表面光鲜亮丽,实则缺乏坚实的内容基础和文化内涵。创作真国风作品,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不能做表面功夫,而要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真正的国风作品要坚持守正创新,守住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寻找古老与新潮的链接路径,从厚重的历史文化提取契合当代审美的精华,并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方式构建鲜活灵动的艺术审美空间,使传统文化能够触达当代人的情感需求,从而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之间重塑传统文化的时代气韵。
国风之潮在于“风”的流行。国风出圈并不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搬到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介之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国风出圈是静态的文化内容与动态的数据流量双向奔赴的结果,而一些“伪国风”作品,把流量作为唯一追求,以为有了流量就是成功出圈,这种认知非常片面。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数字社交平台成为点赞、推送、转发、评论国风作品的流量池和聚集地。数字平台的标签化、流量化及平滑式的展示界面,对国风作品的内容设计、视觉创新、表达方式、审美形态等都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让好内容获得大流量,在数字化新场景中,国风文艺需要适应手机等数字化载体的传播需要,适应数字社交时代的跨圈层审美需要,既短小精悍又真切直观,既新颖奇特又在线共情,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场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气象。
国风之兴在于青少年的热爱。国风国潮从兴起到流行,青少年群体是主要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国风文化热潮下的消费实践和审美形态,一方面体现了当代社会文艺思潮的演变与审美文化的转型,另一方面也彰显了青少年群体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参与文化表达、构建青春话语的特有方式。打造优质国风文艺就是要不断提升文艺创新力,提炼中华美学内核,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载体新平台讲好中国故事,表达当代青少年的共通情感和美好追求。要让青少年群体在国风文化消费浪潮中获得高品质体验和高水平审美素养,增强他们对真国风的热爱,不断激发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创新创造潜能。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21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