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闻随笔】爆火的英歌舞何以焕发传统文化新魅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闻随笔】爆火的英歌舞何以焕发传统文化新魅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3-13 04: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闻随笔】

  作者:樊成(媒体评论员)

  在媒体开展的2024全国两会调查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选十大热词。两会上,围绕进一步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代表委员也积极建言献策。

  回想春节期间,以潮汕地区英歌舞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活动火出圈,其表演视频片段在互联网被广泛分享和转发。除了赢得中国网民的赞誉外,英歌舞也走向国外。如来自广东普宁的南山英歌队受邀前往英国,在伦敦最古老的商业街伯灵顿拱廊,上演了激动人心的表演,吸引七十多万人围观。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潮汕地区的文旅订单量同比上涨114.5%;今年2月至今,英歌舞表演在某应用中的搜索量同比上涨超千倍。伴随着民俗文化的爆火,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其对当地文旅经济的带动效应。那么,英歌舞为什么能火出圈?

  首先,英歌舞本身就是历经岁月淘洗的文化结晶。潮汕英歌舞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百多年发展史。英歌舞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表演气势豪壮,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非常契合春节主题。其实去年春节,英歌舞就已经在网络走红,今年更是展现了持久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

  其次,年轻人加入到英歌舞传承和创新中。据报道,不少英歌舞队员,都是90后或者00后。有英歌舞队教练表示,以前的英歌舞传承下来的招式,比较简单,后来年轻人创新了新阵法、新招式。“现在创新的招式总共有10套左右,包括一个阵法,还有单打的、双打的和排兵布阵的。”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时代条件是社交网络。这一波民俗活动的兴起,和贵州“村超”的爆火有着相似路径,都是在当地已经兴盛传承了很多年,一朝触网天下知。以前,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并不是不受大家喜爱,而是很多时候囿于时空限制,只能热闹在一地一隅,难以破圈。

  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有了社交平台,有了短视频,人人都有摄像头,一个地方的民俗活动,可以通过外地游客尤其是年轻人的手机镜头分分钟上网,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人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隔着屏幕也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去寻找有年味的地方”越发流行。

  年轻人拥抱传统文化的另一面,也是传统文化在不断拥抱互联网,适应新场景、新生活的过程。这就好比一个时代的瓷器,有一个时代的工艺特点和艺术风格,动态的文化才是活水,继承也必然是动态的。

  文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文化也不能有割裂感,有演进才会有传承。古老的习俗,应该积极地拥抱变化的时代,和当今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体现一个时代的元素和价值观。说到底,文化只有最终投射在当代人身上,才能传承下去。一支舞蹈带动了一个地区出圈,爆火的英歌舞,其实为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13日 1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