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我在现场】“嗅探”江豚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我在现场】“嗅探”江豚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4-09 03: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我在现场】

  光明日报记者 赵嘉伟

  一场桃花汛后,洞庭湖春水荡漾。湖边,生态监测员何飞祥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

  “干嘛呢?”记者问。

  “嘘——”何飞祥压低声音说,“我在等江豚。”

  话音甫落,一只江豚跃出水面,矫健的身躯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弧线。

  “你怎么知道这里有江豚?”记者又惊又喜。

  “我们有新技术,可以‘嗅探’江豚踪迹!”何飞祥放下采水器,提上来满满一桶水,向记者解释,“每头在监测水域生活过的江豚,都会留下体表脱落的组织、黏液、排泄物,只要采集一瓶水样,把里面的环境DNA信息富集到一张滤膜上,再通过核酸提取、扩增、数据库比对,就能判断这里是不是出现过江豚。”

  “以前,我们主要靠人工固定观测点观测,要得到生物学指标还得网捕,费时费力不说,还可能伤害江豚,现在好太多了!”何飞祥把水样倒进一只“黑匣子”,“晚点儿我会取出这台环境DNA富集仪中的滤膜,送到相关单位去检测。”

  “我们在洞庭湖多个断面都发现了江豚,有160多头!”何飞祥话里透着喜悦,“江豚食量大,众多江豚出现在这里,表明这片水域水生生物非常丰富。洞庭湖是‘长江之肾’,江豚增多,说明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是越来越健康啦!”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9日 01版)

[ 责编:袁艺铭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