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已知最大恐爪龙类足迹被发现 对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已知最大恐爪龙类足迹被发现 对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5-07 16: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福州5月6日电(记者张诗瑶、高建进、冯家照)6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领衔的科学家团队宣布,该团队在福建龙岩上杭龙翔恐龙足迹群发现的大型恐爪龙类恐龙足迹,是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并建立了新的足迹属种——英良福建足迹。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交叉科学》上。

  2023年,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的联合科考队,总结了自2020年在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大道附近发现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的前期研究成果,将该足迹群正式命名为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

  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介绍,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中包括两种不同的恐爪龙足迹,其中较小的形态类型包括一个孤立足迹和一道由5个足迹组成的行迹;另外一种更加引人注目——大型二趾足迹共有6枚,其中5个足迹组成了一道行迹,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远超过之前发现的山东驰龙足迹的长度(28.5厘米),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

  恐爪龙是一类生活于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肉食性或杂食性兽脚类恐龙,著名的伶盗龙和伤齿龙等都是该分类群的成员。“从形态上看,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大型二趾足迹并不符合以前所建立的所有恐爪龙类足迹属的特征。基于研究需要,研究团队建立了新的足迹分类群。”邢立达认为,英良福建足迹极有可能是某种大型伤齿龙类的“杰作”。

  据足迹的大小推断,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伶盗龙足迹的造迹者可能体长约1米,臀高近半米,而英良福建足迹的造迹者则体长至少5米,臀高可达近2米,体型堪比南方盗龙和犹他盗龙。

  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钮科程表示,英良福建足迹的发现极大拓展了恐爪龙类足迹的尺寸范围,也显示出亚洲的恐爪龙为成为陆地顶级掠食者出现的体型巨大化的适应性演化,对我国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07日 08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