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努力做好学员的引路人——记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王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努力做好学员的引路人——记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王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5-19 03: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知识·军旅·人生】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光明日报通讯员 顾莹 张照星

  “抱歉王老师,因为考试和组员生病等原因,结题报告拖久了。”国防科技大学学员武玉斌满怀不安地发送了一条消息。3天后,武玉斌收到王老师发来的文档和一条信息:“标黄部分需要修改完善,我已提供思路,改好再给我看看。”紧随其后,还附上一篇论文供武玉斌参考。

努力做好学员的引路人——记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王鹏

  “从平时的学习指导到考研时为我提供意见建议,这一路走来,多亏了王老师的帮助。”武玉斌口中的“王老师”就是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王鹏。执教12年来,王鹏两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荣获学校优秀教师,多次在学校教学比赛中获奖。他曾以工科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先后主讲5门本科生课程,其中两门课程入选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和军队首批精品课程。

  “作为教员,责任十分重大,我们要做好学员的引路人。”王鹏说。在登上三尺讲台、初执教鞭的那一刻,他就在认真思考,如何上好一门课?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第一次以教员身份迈进教室的那天,王鹏背着摄像机径直走向教室后方。在学员们惊诧的目光中,他把摄像机架好、开机,再上台讲课。“下课后,我就回去翻看录像,从仪态、语速、语调再到讲授内容,逐一分析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这样,摄像机作为王鹏课堂上的“编外成员”,“听”了他整整一年的课,也为他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立下“汗马功劳”。记不清有多少次,王鹏对着空荡荡的桌椅试讲,用摄像机记录下全过程,再一帧帧回看,从中寻找差距、调整改进。

  新学期开始,王鹏为两个班学员讲授“导弹制导控制原理”,虽然是同样的课程,因培养方案差异、学时不同,教案也不尽相同。尽管这门课王鹏已经教了近10年,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已熟稔于心,但每次上课前他都会重新备课,把工程攻关中的鲜活案例和前沿信息融入教学内容。由于王鹏长期参与学院学科建设,课堂上他还时常从空天学科宏观发展的角度为学员讲授相关知识点,帮助学员更好建立知识体系。

  “王老师的课堂让人感觉轻松,不沉闷。”这是学员们的一致评价。能让这群思维活跃、个性十足的“00后”学员信服,王鹏下了不少功夫。“我一直在探索‘翻转’课堂这种模式,学员课前预习、提前思考、课上跟教员进行深度探讨,每学期安排9到10组学员上台讲课,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王鹏说,这种模式实行以来,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学员上课积极性上来了,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提高了。

  “三尺讲台就是我的主战场,每当站在上面,责任感便油然而生。”王鹏说,教师这份职业就好比引路人,引领每一名学生登顶知识高峰、实现人生理想,是为师者最大的幸福。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19日 07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