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7】宁夏:画好“三个课堂”同心圆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7】宁夏:画好“三个课堂”同心圆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17 05: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7】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攀 闫磊

  “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前行,我们将书写新一代年轻人的别样青春!”宁夏银川第二十四中学礼堂里,400多名高一学生端坐,入神地听着宁夏大学大三学生金子阳讲述入伍的故事。

  金子阳是宁夏大学凌云宣讲团的一员。这个宣讲团,由30多名思政专业学生组成。到中小学校讲思政课,是团员们的必修课。

  “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如何讲好思政课,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宁夏探索学校“主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协同突破。

  守好学校“主课堂”,宁夏着力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授课方式,让有意义的课更加有意思。

  思政课能否你问我答?当然可以!宁夏警官职业学院采用访谈式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新斌化身访谈主持人,邀请3位公安英模分享感悟。

  “作为女法医,如何面对挑战和磨难?”“生死较量中,您有过退缩吗?”公安英模逐一回答,互动气氛热烈……

  “以往,老师干巴巴地讲,学生昏沉沉地听。现在,教师从‘独演’变成‘导演’,课堂从单向输出变成双向互动,一下子就活了!”信息安全专业2301区队委员张瑶告诉记者。

  郭新斌介绍,这些年,宁夏实施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行动,“从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研讨式教学法、VR沉浸式教学法,到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和重大热点问题师生互动悟透,再到建成1个国家级和21个自治区级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现在,课堂的吸引力更强了,教师的信心底气更足了!”

  社会“大课堂”是思政育人的延伸场域,宁夏深化“时时皆思政,处处是课堂”的理念,将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深度融入具体的实践场景。

  今年清明节,六盘山下的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共2000多名师生列队出发,徒步前往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的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

  年轻女教师王丽走在学生身侧,这条路她再熟悉不过了。10年前,还是中学生的她第一次参加徒步任山河活动。

  如今,“王丽同学”成为“王丽老师”,“徒步108里往返烈士陵园,我们一路翻山越岭,跌倒了就再站起来,受伤了便互相搀扶,没有一人放弃!”

  “这堂思政课将红色资源和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已经由最初的两所学校辐射到全区多所学校,还吸引了很多市民一起参与。”固原二中思政教师戴维毅告诉记者。

  在宁夏,越来越多的思政课堂被搬到红色革命旧址、科技馆、文化馆、校外研学教育基地,“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田间地头的思政课”等创新品牌不断涌现,学校与社会协同的思政育人格局已然形成。

  线下课堂之外,宁夏大力打造网络“云课堂”,放大思政育人的倍增效应。

  前些年,思政课堂资源窄化、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困扰不少思政课教师。“‘云课堂’让困难迎刃而解。”银川市二十一小学五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吕瑶点开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云上展厅,带领学生沉浸式感受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艰辛历程。

  “有了数字化赋能,优质教学资源可以为课堂所用,老师发挥的空间更大了。”二十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刘海英说。

  宁夏思政教育“云—网—端”持续一体推进,目前,自治区内外30多所高校、城乡1200多所中小学云端“手拉手”共建思政教育平台,汇聚示范课、思政微课等教学资源2万余件。

  “我们将在守好‘三个课堂’的基础上持续努力,打造更多滋润学生心田的思政课。”宁夏教育工委思政处处长张杰说。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7日 01版)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