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广播剧《红旗飘扬》:三代“一汽”人自主创新的非凡之路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广播剧《红旗飘扬》:三代“一汽”人自主创新的非凡之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7-17 03: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景凤鸣(吉林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

  广播剧《红旗飘扬》以第一代红旗高级轿车发动机设计师杨建中、多位新时代红旗轿车造型设计师等一线研发人员为原型,从艰苦奋斗、兼容并包、守正创新等多个时代维度展示了中国一汽人肩负“民族汽车梦”,执着于“铸就大国重器”的担当精神。

  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一汽自建厂至今,已有70余年的壮阔历程。70年来的发展,记录着中国汽车民族工业的铿锵脚步,映衬着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扎实前行,也展现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产业工人艰苦创业、为国争光、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的面貌。面对宏大的主题,广播剧《红旗飘扬》着眼于具体的小人物,通过对他们的描摹来体现爱厂、爱家、爱国的大故事。该剧选择中国一汽长期发展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的感人场景,以张华枫、张吉驰、张越洋一家三代人奉献一汽的故事为主线,将他们见证、参与、亲历的小片段,汇聚成白手创业、痛苦转型、引领潮流的情节线,完成不同代际的链接与起承转合。

  该剧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深度挖掘一汽故事里有价值的文化传承以及宝贵的精神内涵。一方面,该剧通过第一代红旗高级轿车发动机的科技攻关、90年代全面生产民用轿车转型方案的制定、新时代世界知名品牌汽车外形的设计攻关等情节,有代表性地展现了国产汽车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坚持自主创新、勇于攻克难关的非凡历程,体现了大国制造业的总体发展;另一方面,该剧也彰显了一汽人锚定目标、率先突破、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使观众了解到,无数了不起的产业工人,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一路披荆斩棘,实现一次又一次转型,完成一次又一次飞跃的。它提示人们,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要坚持目光向远、坚守改革创新。

  作为一门有声艺术,作品在故事讲述以及人物塑造方面有四个亮点。一是创作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几年以来,剧目主要创作团队坚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陆续创作了工匠精神主题广播剧《大国工匠》、黑土地保护主题广播剧《黑色沃土》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创作团队将目光继续锁定重大现实题材,再度创作了这样一部在新时代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背景下,饱含历史厚重感、富于时代生机的重头剧作。

  二是人物刻画立体饱满。三个阶段、三代人不同的感人场面,既有相应的时代场景,又体现了一脉相承。每个阶段高潮的打造,都深挖了人物内心,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令人不由为剧中人物的事迹所感动。该剧还注重人物群像的刻画,对不同身份、不同心态的人物把握到位,戏份多的深挖,戏份少的,哪怕只一句话、一个动作,也看得出创作者的匠心独运,给听众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

  三是巧妙使用艺术手法。突出的艺术效果,来源于演员表演的戏剧张力,亦来源于整体创作团队的阵容配置。不同背景、不同材料的音乐使用,强调或映衬,渐强或渐弱,均做到收放自如,恰到好处。

  四是相对突出的地域风格。中国一汽自从建厂之初就组织、安排、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及科技工作者。但是无论是谁,无论怎样,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久了,均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因此,剧中的许多角色人物,说话做事、语言表达,都有着东北文化中欢快诙谐、自带喜感的幽默,体现敢想敢干、粗中有细的闯荡性格,这正好契合了东北粗粝真挚的地域风格。

  吉林的广播剧创作经过多年发展,已在以往的成绩及传统之上,逐渐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尤其是在现实题材主题创作方面的深耕,体现了创作团队、制作方对重大题材的认知、把握和表现功力。相信未来,其广播剧创作将进入更加优良的发展阶段,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17日 15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