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以“两弹一星”精神 铸科技强国之梦——读《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以“两弹一星”精神 铸科技强国之梦——读《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7-25 06: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胡思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

  2024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也是“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特策划《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一书。该书回顾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之路,讲述了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力极度薄弱,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几乎空白,科技人员非常短缺的艰苦条件下,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英明决策,钱三强、朱光亚、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工人等无私奉献、奋力拼搏,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大协作,共同攻坚克难,铸造中国之盾,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时间和空间的故事。

以“两弹一星”精神 铸科技强国之梦——读《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

  《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荣正通著

  原子弹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裂变瞬时产生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可造成大规模杀伤和破坏。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成功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核武器时代。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先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

  核武器的出现对大国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冷战时期,核武器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用来实施核威胁、核讹诈的工具,中国就多次面临核威胁。基于“核恐怖平衡”的战略,核威慑确保了美苏之间长期的总体和平,但也曾使全人类在好几次危机中空前接近毁灭的边缘。核武器可以用来制造毁灭,也可以用来遏止战争。

  在近代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深知:没有坚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五角大楼就一直在研究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可行性。严酷的现实使中国最高决策者意识到,为了国家安全,中国必须拥有核武器,制造自己的核盾牌。中国是在美国军政要员多次威胁要用核武器对付中国的情况下,才决定发展核武器的。中国要生存、要发展,别无选择。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研制原子弹的战略决策,并且制定和执行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正确方针。在向中国提供有限的核技术援助后,苏联很快就因为中苏关系变化中断援助。现实使中国人明白,想依靠外援来铸造强大核盾牌的可能已不复存在。党中央决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核武器。在逆境中,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团队迎难而上,依靠科技攻关的举国体制,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中国相继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氢弹,为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促进了国内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核武器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缔造了“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把‘两弹一星’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之变成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中国共产党是勇于创造历史、善于总结历史、长于运用历史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研制出原子弹的非凡历史,在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篇章。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近年来,科技在改变国家力量对比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大国之间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不断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面对美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对中国实施的封锁、围堵和遏制,我们需要借鉴“两弹一星”经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5日 11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