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刘华东 徐鑫雨
蓝天下、稻野间,党旗猎猎、誓言铮铮——在云南大学农学院,一张照片定格了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党支部与农学院(资源植物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曼拉村多年生稻试验田间开展联学共建、重温入党誓词的一刻。
近年来,云南大学农学院(资源植物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培养农业人才。云南大学多年生稻科技小院落地曼拉村5年来,农学院(资源植物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带领师生扎根乡村,在基础研究、遗传育种、栽培耕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云南大学农学院(资源植物研究院)党委书记崔茂乔告诉记者,云南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让广大师生在农村一线做科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老师前脚还在课堂上讲课,后脚下课铃一响,拎着包就到田里去了”“我们的研究生,除了第一学期在学校上课,最后一学期回学校准备答辩,中间大部分时间都要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那里生长着他们的科研成果”……在云南大学农学院,这样的场景师生们早已习以为常。
支部在支委班子和5个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带动下,除了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积极将科研成果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农民带来实际效益。正如农学院院长胡凤益所言:“建立科技小院,不仅能让多年生稻技术快速走进乡村、走进农户,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依托科研培养一批知农爱农的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
打开教工党支部书记汤开磊的手机相册,满屏全是“土色系”,那是云南、广西、山西、黑龙江等地的汉麻田和作物苗。打开微信聊天对话框,则不乏“跳甲吃叶子,打点什么药”“最近天旱,先不用处理,过几天一下雨,叶子长大就好了”之类的问答。他所在的学院汉麻团队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的成员,为云南武定和广西巴马的汉麻种植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专场培训和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实现汉麻花叶产量、质量双提高。
正是在课堂与田地间的奔波中,该学院各科研团队以切切实实的科研成果,服务着多地农业产业发展——
目前,胡凤益团队开发的多年生稻已在国内种植46万多亩,节约了45%~50%的生产成本,西双版纳相关企业合作种植的10万多亩多年生稻,节约种子和劳动力等生产成本5000多万元,带来经济效益1亿多元。
在临沧市临翔区腾龙村,苹果团队师生受山上野生苹果启发,培育出密植型矮化苹果树,不但实现了“温果热种”,将温带水果种在了亚热带地区,还取得了亩均产量2.5吨左右的丰产成绩。
在保山市隆阳咖啡科技小院,农学院咖啡团队研发的微生物脱胶技术,更好控制了咖啡生豆质量和口感。该团队还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推出咖啡果皮茶产品,将咖啡壳变废为宝。
在昆明市呈贡花卉科技小院,师生们选育月季、百合、大丽花、蝴蝶兰、康乃馨等多个品种,并着手种苗繁育、现代种植和采后管理等全产业链研发和推广工作,解决了不少花卉企业和花农的实际问题。
步履不停路在前。前不久,云南大学与楚雄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校地“双向赋能、互利共赢”新典范。“我们将在楚雄州姚安县建立专家工作站,以建设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中心,解决育种的‘卡脖子’问题。”青年教师周宁宁告诉记者,“等过了春节,我们团队就入驻工作站,开展切花月季智能育种工作,并对产业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帮助当地做强花卉产业。”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25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