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黎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治理”作为一个实践过程,通常用来形容多元社会主体基于特定议题,在公正、有序的状态下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从而广泛凝聚合力并高效率地将相关目标任务付诸实践。在治理体系中,能否取得共识性成果,既关系到微观层面的特定治理任务能否最终完成,也关系到宏观层面的治理体系能否继续运转。
全球治理理念的提出,符合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为国际社会成员通过协商塑造共识,进而实现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指明了方向。
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格局,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在国际交往的各个领域广泛凝聚国际共识,有助于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符合全世界各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凝聚国际共识是全球治理的应有之义
与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治理挑战相比,国际领域的治理难题更加复杂和多变,对共识的要求更高、更迫切。可以说,凝聚国际共识与全球治理实践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凝聚国际共识是全球治理的前提条件。全球治理实践在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的有效展开,都离不开国际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坦诚相待。与此同时,全球治理需要为国际社会成员创造聚同化异、互学互鉴的交往平台和互动机制。如果不能塑造广泛且持久的国际共识,全球治理的国际参与度将无法得到保障,全球治理的各项体制机制也将无法正常运行,从而最终损害全球治理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缺乏国际共识的塑造能力,全球治理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证明,只有广泛凝聚国际共识,才能从深层维度唤起国际社会成员的行动意愿和情感共鸣,汇集更多力量投入全球治理实践中,使全球治理的目标和使命得以真正实现。
凝聚国际共识是全球治理的目标追求。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追求和平与发展,期待共同建设同舟共济、和平安宁的地球村。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国情、文化各不相同,在一些国际问题特别是敏感问题上采取的立场不可避免具有差异性,有时也会产生争议和矛盾,但决不能延续历史上殖民时代的野蛮扩张和冷战时期的零和博弈。在此背景下,凝聚国际共识不仅是全球治理的实践基础,更是全球治理的核心目标追求。通过全球治理凝聚更多国际共识,不仅有助于国际社会成员加深了解、增进互信,自觉采取妥善方式管控矛盾分歧,共同创造世界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同时还有助于国际社会成员夯实合作共赢基础,共同探寻利益交汇点,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凝聚国际共识亟须全球治理变革
全球治理对国际共识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能否顺利达成国际共识,是对全球治理体系本身的重大考验。需要清醒地看到,在现实国际社会中,全球治理对国际共识的塑造过程往往存在许多“中梗阻”。究其原因,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一些旧制度、旧安排不仅不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从而严重制约了国际共识的有效塑造,甚至导致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存在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国际事务是国际社会成员共同的事情,需要由国际社会成员共同商量来办。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和主流。但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致力于巩固对国际事务的控制权,甚至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自身发展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的维护视为对国际秩序的所谓“挑战”。这些行为极大损害了发展中国家诸多应有的权益,不仅消解了国际共识的塑造条件,还会加剧国际社会间的紧张关系,使全球治理陷入困境和危机之中。
另一方面,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全球治理体系造成强烈冲击。全球治理应是一个开放、包容、互惠的国际交往过程,但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不断抬头,导致全球治理本应具备的国际共识塑造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习近平主席指出,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因此,全球治理体系建设需要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引导国际秩序朝着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为广泛凝聚国际共识创造有利的制度性条件,形成国际社会抵御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的强大合力。
中国积极引领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站在人类发展新的十字路口,中国积极主动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发展潮流,通过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指明全球治理变革的方向。伴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拉近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向国际社会成员提供了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科学路径,同时也为弘扬和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供了依据。
以携手各国共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支撑,明确全球治理变革的原则。国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始终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难题,也是全球治理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议题。中国致力于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合理化进程,相关理念和目标也构成全球治理变革的基本原则。中国主张国际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旗帜鲜明反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脱钩断链的野蛮行径,倡导国际社会成员积极开展全球性合作,并将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从而最大程度凝聚国际共识,以应对日益增多且复杂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以不断深化全球南方团结合作为关键,壮大全球治理变革的力量。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时代潮流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不断发挥建设性作用,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促进普惠共赢,缩小南北差距不仅是全球南方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全球治理的职责使命。中国推动搭建和完善一系列南南多边合作平台,并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给予南南合作坚实的制度保障。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宣布,未来3年,中方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一系列务实举措的部署实施,广泛凝聚起南方国家间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共识,描绘了全球治理变革的光明前景。
中国方案广泛持续塑造国际共识
中国为推进全球治理变革提出的先进理念和科学路径,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方案广泛持续塑造国际共识,不仅使全球治理变革本身得到更多国际社会成员的支持,同时赋予了全球治理体系凝聚更多国际共识的责任和使命,为国际社会加强友好合作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中国方案拓展了国际共识塑造的广度。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上围绕“全球治理机构改革”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从全球经济治理、全球金融治理、全球贸易治理、全球数字治理、全球生态治理、全球安全治理等多个层面,对凝聚国际共识、完善全球治理提出了系统性意见。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变革方案,针对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且高度复杂的全球治理难题,给出了各国携手应对的科学答案,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在更宽领域加快交流合作。
中国方案强化了国际共识塑造的力度。近年来,中国通过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创国际交往新格局等一系列全球性举措,汇集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2024年,中国与40多个国家提升双边关系定位,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增至183个。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所采取的强有力举措,为中外各领域务实合作所采取的强有力支持,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和普遍欢迎。
中国方案提升了国际共识塑造的深度。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在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实现价值和功能重塑,从制度根源上推动解决全球治理体系中制约国际社会塑造的消极因素。此外,中国方案还注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以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为实践基础,推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实现“心联通”,从而为全球治理变革和国际共识塑造创造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国际民意基础。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2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