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记者连线】
光明日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邓宇飞
2月4日,距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约200公里的里斯贝格斯卡学校发生骇人的校园枪击事件,共造成包括嫌疑人在内的11人死亡,另有6人受伤。这是瑞典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枪击案,全国多个地区随即降半旗致哀。与此同时,瑞典各界展开了激烈讨论,试图解构这起悲剧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2月4日,瑞典政府在斯德哥尔摩就校园枪击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发
凶手动机成为焦点
此次案件嫌疑人名叫里卡德·安德森,现年35岁。当地时间4日中午,安德森在里斯贝格斯卡学校向人群开枪,随后举枪自杀。据悉,安德森是该成人培训学校的前学员,最近一次课程是在2021年,此后他从该学校退学。根据警方透露的信息,尽管枪手持有合法枪支许可,但他长期处于隐居且失业的状态,过去几年纳税记录为零。安德森的亲属透露,他可能患有精神疾病。
据瑞典警方的消息,校园枪击发生在当地时间12时30分左右。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现场视频显示,枪声从狭长的学校走廊中传出,伴随着淡淡的烟雾,教室内的学生纷纷躲藏在桌椅下寻求庇护。据老师沃伦马克回忆,他当时听见大约10声枪响,而一些亲历者则描述“枪声一开始密集,之后停歇了约半个小时,又突然恢复”。这一来回交替的枪击节奏,让原本平静的校园瞬间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与恐惧。
瑞典警方初步判断,枪手系单独作案,其行为并未受到任何犯罪集团的指使,目前也没有发现其存在明确的政治动机。然而本次案件的复杂性在于,枪击地点正是一所以帮助移民学习瑞典语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这让人们猜测此起案件是否具有针对移民和难民的意图。尽管警方否认凶手抱有极端政治或种族主义动机,但事件发生在以移民为主要群体的学校,使得社会各界不禁联想到“失败的移民融合政策”。在案发后的案情发布会上,警方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枪手有任何意识形态动机,也没有任何恐怖主义袭击的嫌疑或者与犯罪黑帮的联系。
但就在发布会不久后,瑞典媒体便在社交媒体上采集到一段枪击案的现场视频,视频中一名学生把自己反锁在厕所内,并在惊恐中拍下了自己在厕所中躲避袭击时的情景。当瑞典电视台对背景音进行了放大和噪声过滤等处理之后,可以清晰地从视频中听到,枪声之前有人高喊:“你们应该滚出欧洲!”
移民政策与种族主义问题
瑞典长期以来奉行开放的移民政策,尤其自2015年难民潮以来,大量移民和难民涌入,使得瑞典的人口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瑞典总人口数为1061万,其中外籍出生人口约214万。然而,随着移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瑞典社会在经济、文化和治安等方面暴露出不少问题。此次枪击案发生在旨在帮助移民融入瑞典社会生活的学校,再次引发了民众关于移民政策的争议。
部分民众认为,移民融合政策存在严重缺陷,未能有效帮助新移民融入社会,反而在某些“治安脆弱地区”激化了帮派暴力和社会分裂。瑞典德隆大学副教授、犯罪学家阿尔达万·霍什努德指出,“此次校园枪击案虽然是一起孤立事件,但其影响不容小觑,它反映了瑞典在移民融合及犯罪治理方面存在深层次问题”。
随着本次袭击中凶手可能的种族主义倾向被媒体挖掘出来,关于凶手是不是“白人至上主义者”的讨论也愈发激烈。过去十年来,欧洲发生过多起带有白人至上主义倾向的袭击事件,如2011年挪威布雷维克屠杀、2019年德国哈勒犹太教堂枪击案等。如果瑞典枪击案被证实与此相关,将进一步加剧人们对欧洲极右翼势力崛起的担忧。
欧洲安全机构已警告,欧洲一些白人至上主义团体正在互相联系,并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类似团体有交流。枪击事件可能引发相关组织的进一步活跃,甚至成为某些极端分子的“灵感来源”。
近年来,德国、法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因难民潮和移民政策争议不断,如果凶手的动机涉及种族主义,可能会加剧社会对立。在瑞典,一些右翼民粹政党影响力已因移民问题上升,未来他们可能将借此事件鼓吹“移民威胁论”,从而要求实行更严格的移民政策。
枪支管理与治安困境
近年来,由于黑帮犯罪和非法枪支交易猖獗,瑞典面临着严峻的治安问题。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数据显示,瑞典是欧洲人均枪支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快报》披露,2024年瑞典境内的枪击案件已超过300起,平均每3天发生1次爆炸事件,每28小时就有一起枪击事件。仅2025年1月,瑞典就发生了31起爆炸事件和一起涉及“外国势力”的谋杀案。这些数字无不提示着瑞典社会在公共安全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月初,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曾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正处于一波新的暴力浪潮中”,并承认瑞典政府“很显然”已经对这波暴力浪潮“失去控制”了,甚至连欧洲刑警组织都已经主动询问瑞典是否需要额外帮助。
在这次校园枪击案后,更多瑞典民众开始担忧枪支管理问题。要在瑞典获得枪支许可证,申请人必须通过适用性评估,该评估由警方负责进行,例如申请人必须通过狩猎技能考试等。根据瑞典媒体的挖掘,凶手被认定不适合服兵役,但却拥有4支猎枪的枪支许可证。据悉,他在学校作案时带了3支步枪和1把刀。《瑞典晚报》记者曾向警方申请获取有关该男子枪支持有情况的文件,但警方以涉及机密信息为由拒绝提供。
针对此次案件,瑞典主流媒体等纷纷展开报道,对事件细节、现场目击情况和枪手背景进行了详细剖析。媒体在追求新闻真相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如何平衡报道与防止模仿效应的讨论。一方面,广泛、深入的报道有助于社会了解事件的真相,警醒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过度曝光可能为极端分子提供模仿的“模板”。不少评论指出,媒体应在报道时保持必要的克制,既要保护受害者隐私,也要避免渲染暴力。
霍什努德认为,瑞典近年来的暴力事件高度集中在帮派和犯罪网络中,而校园枪击案虽然在统计层面上属于孤立事件,但却具有极强的传播性。他警告说:“一旦此类事件在社会上产生模仿效应,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极端暴力行为出现。”他进一步分析指出,瑞典在移民融合、枪支管理和刑法更新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此起案件的发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霍什努德的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学者和民间观察者纷纷呼吁,政府必须正视瑞典的治安现状,制定更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面对暴力浪潮和社会分裂的隐忧,瑞典未来可能会在治安防控、移民政策、枪支管理及法律体系等方面进行多重改革。这些改革措施的成效,将直接决定瑞典是否能够重新找回昔日安全、和谐与信任的社会氛围。
(光明日报赫尔辛基2月9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0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