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作者:张瑾(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以其强大的创新活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和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必将在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一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民营经济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民营企业加速提升“中国智造”国际影响力。民营企业是我国外贸的重要支柱,自2019年起,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尤其是,民营企业外贸出口的含“新”量不断上升,高科技产品加速出海,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的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3.1%、32.8%、45.2%,自主品牌占比提升到21.8%,随着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国货潮牌在世界各地刮起了“中国风”。
民营企业助推我国从创新“追赶者”转向创新“引领者”。民营企业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助推全球绿色转型、电子商务普惠世界用户,到科技企业的“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策略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技术迭代等,民营企业逐步从全球“技术应用者”迈向“成果分享者”,助力我国从“技术模仿者”迈向“全球创新策源地”。
民营企业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关键作用。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关键领域展现了强大创新能力和市场活力,有效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逐步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这是我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韧性与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二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环境愈加良好,具有政策、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多重优势。
政策支持是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优惠贷款、创业扶持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2023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后,各地各部门一系列政策举措密集出台。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举措持续落地见效,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新供给新需求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广阔成长空间。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的强大内需市场,为民营企业技术快速迭代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支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民营企业加快创新升级带来新机遇,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领域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不断提升,都为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为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每年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数量超500万,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大量的优秀科研人才储备有力支撑了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
企业家精神强力助推民营企业科技变革。我国的民营企业家具备较强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以敏锐市场洞察力和坚忍不拔、勇于冒险的意识,注重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积极开拓新商业领域,满足市场的需求,推动市场发展和产业变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对社会的贡献度。
三
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企业更好实现创新发展的工作重点。
为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坚决破除民营企业依法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引导民营经济组织根据国家战略需要、行业发展趋势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共性基础技术和前沿交叉技术,鼓励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
进一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引导非营利性基金依法资助民营经济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加强成果应用推广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政府采购创新产品力度,发挥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创新产品迭代应用。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应用试验,发挥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作用,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创业投资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原始创新保护,依法惩处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侵犯商业秘密、仿冒混淆等违法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部门协作,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知识产权多元纠纷解决、维权援助以及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和风险预警等服务。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5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