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中国行】江苏泰州:溱潼水国胜江南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中国行】江苏泰州:溱潼水国胜江南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13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赵洪波 苏雁

  四月,江苏泰州姜堰区溱潼古镇里,桃红柳绿,麦青花黄,处处是缤纷多彩的春日美景。

  碧波荡漾的十里溱湖上,五百多条各式各样的船只和上万名篙手们飞篙走桨,弄潮击浪。贡船、龙船鱼贯而出,各领风骚。最精彩的数赛船活动,一艘艘篙子船好似蛟龙入海,在湖中闪电般追逐腾跃。而划子船上,女篙手们英姿飒爽,在千米水道上与男士们一争高低。

【文化中国行】江苏泰州:溱潼水国胜江南

江苏泰州溱湖水畔的乡村美景。曹政摄

  溱潼会船有上千年的历史,2008年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船会活动”。

  泰州因水而兴,水文化在此流淌千年。历史上,这片沃土便因长江、淮河、黄海“三水”的滋养而有着繁荣的历史。千百年来,这里城水相依,水文化让泰州有了独特的韵味。

【文化中国行】江苏泰州:溱潼水国胜江南

溱潼会船节现场。光明日报记者 赵洪波摄

  溱潼会船所在的溱湖是天然的活水湖,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9条,形成“九龙朝阙”的自然奇观。溱湖分为东西两部分,拥有珍惜的动物资源和全国少见的淡水湿地。溱湖地区曾出土众多的麋鹿化石,被考证确认为中国麋鹿的故乡。如今,在溱湖国家湿地公园,麋鹿的成年种群总量已达一百多头。

  溱潼古镇四面环水,如同漂浮在溱湖上的一叶轻舟。从古镇热闹的美食街进入小巷子,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近年来,溱潼古镇整修恢复了“明清一条街”“院士旧居”“溱潼民俗风情馆”等历史文化景点,并保护复现了“东观归渔”“绿树垂槐”等“溱湖八景”景观。

【文化中国行】江苏泰州:溱潼水国胜江南

古山茶树。光明日报记者 赵洪波摄

  古街长巷中,每一块青砖黛瓦、每一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都展现着古人精湛的建筑技艺,也蕴藏着古镇悠远的文脉和动人的故事。“古有三科两状元,今有弟兄三院士。”我国著名的院士李德仁、李德群、李德毅三兄弟便生于、长于溱潼古镇。在“院士故居”厅堂上,悬挂着院士兄弟曾祖父李贞发1890年手书的家训:“爱我中华,兴我家邦……”简短字词,蕴藏着浓郁的家国情怀。

  暖阳下的明清庭院里,一棵古山茶树繁花似锦,越过黛瓦灰墙,为游人送去芬芳。溱湖文旅集团总经理肖娟娟介绍,溱潼古山茶在华东地区山茶树中创下了六项之最:树干最高、基径最粗、树龄最长、开花最多、冠幅最大、地界最北。

【文化中国行】江苏泰州:溱潼水国胜江南

溱潼会船节上的戏曲表演。光明日报记者 赵洪波摄

  姜堰区不仅积极呵护溱潼古镇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注重保护这里独特的农耕和渔业文化。古镇现有各级文保单位20个,传统风貌建筑176处,历史街巷20条。“溱潼砖瓦”制作技艺、姜堰“滚莲湘”传统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入选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步入紧邻溱湖的小杨村,仿佛踏入了一个被春光温柔拥抱的世界。近几年,小杨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小杨人家”民宿、“菇菇部落”主题体验科普园区等形成了村里特色的农文旅资源。“农文旅融合是小杨村的最大特色,也是小杨村富起来的秘诀。”“菇菇部落”项目经理顾晓燕经常客串导游,为游客推介村子的亮点。

【文化中国行】江苏泰州:溱潼水国胜江南

泛舟溱湖。光明日报记者 赵洪波摄

  “江南江北风光好,苏中水乡风韵长啊……”在溱湖国家湿地公园里,当地的船娘悠然地哼唱着溱湖小调。优美的歌声和着荡漾的船影、清澈的碧波,共同交织出多彩美丽的梦里水乡。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3日 10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