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神箭”再铸“天梯”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神箭”再铸“天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25 04: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晓华

  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戈壁滩上,一道橘红色尾焰划破天际……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F火箭”),托举神舟飞船直刺苍穹,顺利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一次任务。

  此次任务中,长二F火箭首次搭载8台全国产化高清摄像头,实现全箭视角覆盖。从二级发动机喷口跃动的橘红色焰流,到神舟飞船的平稳分离等清晰画面,都可通过这组特殊的“眼睛”实时呈现在测发大厅的屏幕上。“这就像给火箭装上了全景行车记录仪。”火箭院工程师陈牧野介绍,这些高清影像数据为地面人员提供了更多视角、更加全面的实时画面,使他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火箭飞行状态,并精准判断火箭关键分离动作。

“神箭”再铸“天梯”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进行脑电操作训练。新华社发

  “我们还将火箭遥测数据传输速率从2Mbps(兆比特/秒)提升至5Mbps,相当于每秒可传输约100页A4纸的扫描文档——这一改变让沿用24年的回收式存储器退出历史舞台。”陈牧野告诉记者,以往火箭正常飞行过程中的部分关键数据需存储于“黑匣子”中,待返回舱落地后回收分析;如今,传输速率提升后,不仅能实现飞行数据全程实时测量与下传,避免存储器回收可能存在的数据丢失风险,还能在任务过程中同步开展数据分析,方便地面实时掌控火箭状态。

  此次任务中,全新启用的“发射场诸元设计系统”成为另一技术亮点。该系统打通网络传输链路,将火箭发射所需的弹道计算、参数装订等核心环节整合为数字化平台,通过软件实现数据在线生成和传递,避免人为操作失误,显著提升了发射场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靶场诸元设计正式迈入数字时代。

  “这套系统的智慧内核藏在几个精密咬合的模块中。比如,风修正模块可以实时接入发射场气象数据,大幅提升高空风补偿设计效率,让火箭在戈壁滩的狂风中依然稳如磐石。”陈牧野介绍,从本次任务开始,该系统将持续为我国高密度航天发射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据悉,32项技术改进帮助长二F火箭将可靠性评估值提升至0.9905,创历史新高,而安全性评估值则达到0.99996,延续了“神箭”100%发射成功的辉煌纪录。“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陈牧野说。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5日 08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