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时评】为低空文旅蓬勃发展护航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时评】为低空文旅蓬勃发展护航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5-16 02: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时评】

  作者:刘天舒(广东工业大学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实验室研究员)

  近日,陕西西安高新区“飞‘阅’高新 云赏三期”低空文旅直播活动落幕。活动以无人机低空直播、多地标联动讲解等多种形式,将低空经济从政策文件落地为可视可感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传统的直升机低空观光也有了新变化。在广东深圳,“空中看蛇口”直升机观光航线以“5G专网+AI视觉识别+实时卫星直连”的先进技术组合,让机上乘客不仅能以新视角感受深圳之美,还能通过机上网络与外地亲友视频通话,直播观光感受。

  近年来,我国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政策层面,《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为低空飞行安全与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保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6702.5亿元,较2023年增长32.5%。伴随着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其在旅游观光、应急救援、农业监测和现代物流等领域加速落地。尤其在文旅应用领域,低空观光、飞行体验等旅游业态快速兴起,据业内估计,低空旅游市场潜在客户约4亿,产业经济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2000亿元,呈现出可观的市场潜力。

  作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创新业态和丰富场景,精准契合消费者对个性化、沉浸式旅游体验的市场所需,逐步成为驱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目前,低空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衍生新的消费场景:从载人飞行观光解锁空中视野,到无人机编队互动演绎科技浪漫;从低空主题营地开辟特色消费情景,到极限运动项目激活感官体验……多元立体的文旅消费新生态逐渐确立。在此过程中,空中飞行拓宽文旅活动场域,无人机即时配送系统实现“舌尖上的文旅”,低空交通航线网络重新定义时空可达性。

  当前,我国多地纷纷发力,推动低空经济不断发展。黑龙江打造串联知名景点的低空旅游带和低空旅游组团,支持开展飞行体验、航空跳伞等低空新兴消费业态,形成低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杭州提出丰富低空文体旅消费业态,培育低空游览、摄影、研学、表演等业态,到2027年,将培育低空旅游精品航线4条以上;海南明确到2026年建成通用机场9个、低空飞行器起降场超过500个,划设低空航线数量超300条,重点拓展建设8个低空应用场景,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这些规划和实践,都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好的范本。

  当然,创新业态的快速推进也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离不开创新治理模式,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的作用,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为“低空+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在有限的空域资源中实现多种低空经济活动的有序运行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应急机制,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低空飞行活动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6日 02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