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美国政府多路出击 格陵兰岛局势引担忧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美国政府多路出击 格陵兰岛局势引担忧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5-19 03: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邓宇飞

  5月12日,北极理事会主席国移交至丹麦手中。此次主席国交接具有象征意义:虽然名义上由丹麦担任主席国,但实际由格陵兰自治政府国务和外交部长莫茨费尔特领导理事会事务。这是格陵兰岛首次在国际多边机构中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而在几周前,面对媒体镜头,特朗普再次表示不排除“使用军事力量吞并格陵兰岛”的可能性。美国政府也正多路出击,帮助特朗普实现拿下格陵兰岛的口号。

  凌驾于传统主权之上的“自由城市”

  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一场由硅谷科技精英推动的前卫实验正在格陵兰岛悄然上演:彼得·蒂尔与马克·安德森正试图在这片遥远的北极岛屿,复制洪都拉斯“普罗斯佩拉”的模式,建立一个凌驾于传统主权之上的“自由城市”。这一计划不仅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格陵兰岛收购计划”深度绑定,此前特朗普提名的美国驻丹麦大使肯·豪里,也与蒂尔以及埃隆·马斯克关系密切。

  他们共同创立了在线支付平台PayPal,如今又都以“科技寡头”身份深入特朗普政府内部。虽然蒂尔在政府中没有正式职务,但他的商业帝国已深深嵌入特朗普政府的国家机器。其情报分析公司帕兰泰尔长期服务于美国国防部,凭借AI监控技术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无缝对接;另一家风险投资基金“创始人基金”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政府的科技与安全政策。同样跻身特朗普顶级资助人之列的马克·安德森,其合伙人斯里拉姆·克里希南更进入白宫担任AI政策顾问,直接参与制定技术松绑法案。

  这些硅谷科技巨头推动的“自由城市”计划,仿佛科幻小说一般。他们试图通过企业自治模式,将城市管理从国家主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以高效、逐利的公司化运营方式替代传统治理模式。此前,洪都拉斯的普罗斯佩拉已成为这种模式的实验场。在那里,法律由美国退休法官裁决,安全则由私人武装维系。加密货币、基因编辑与尖端医疗技术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中疯狂生长,引发了广泛的伦理争议和当地民众的不满。

  格陵兰岛能否再现“资本飞地”

  如今,这一幕正酝酿在格陵兰岛的寒冷土地上。

  根据丹麦媒体《贝林时报》披露,这些硅谷亿万富翁在格陵兰岛推动的“自由城市”项目,是结合地缘战略、资源开发与技术乌托邦理念的复合型投资计划。他们计划将格陵兰岛部分区域打造为放松管制的自由城市,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和微核能等技术。

  目前,让资本进入格陵兰岛似乎是美国科技寡头们的第一步。此前在特朗普的收购攻势中,美国公司格林梅特与格陵兰岛本土矿业公司坦布里兹达成协议,开发格陵兰岛南部全球最大的未开发稀土矿之一。该矿储量达47亿吨,含高价值重稀土、锆、铌等战略资源,预计2026年投产,目标年产50万吨稀土矿物,为美国国防和科技产业提供关键材料。这一矿产项目预计将为格陵兰岛创造就业、改善基础设施,如格陵兰岛稀土开发商坦布里兹的矿场每年可带来数亿美元收入,这对一年GDP仅为30亿美元的格陵兰岛意义重大。

  5月初,美国私营部门代表团访问格陵兰岛,探讨对该北极岛屿丰富自然资源的投资机会。代表团中格林梅特矿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特朗普第一任政府时期能源部国际事务办公室幕僚长德鲁·霍恩表示,“资本化和合法的私营部门增长将促进在美国私人开发支持下的独立的格陵兰岛开展更大的合作”。但更多北欧民众则质疑这是美国资本帮助特朗普控制格陵兰岛的又一步。

  在资本开路之外,科技寡头们的计划中也开出了低税收、低住房成本等各种优惠政策,试图拉拢或者吸引更多格陵兰岛居民来参与其中。美国媒体称,目前谈判尚处于初期阶段,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豪里似乎正在寻求美国国会的支持,希望能在此计划基础上领导对格陵兰岛的收购谈判。

  这种看似以投资为名的“自由城市”项目,其实已然是技术民族主义与资源殖民的混合体。有北欧学者指出,该项目既服务于美国战略利益,也为硅谷资本开辟新试验场,其影响将远超经济范畴,可能重塑北极地缘秩序,并加速全球“制度套利”模式的扩散。

  “自由城市”模式要求格陵兰岛让渡部分司法和治理权,也引发当地对“企业独裁”的担忧。格陵兰岛总理尼尔森明确反对主权交易,强调“格陵兰岛不是商品”,但美国通过资本渗透和军事存在持续施压,可能迫使丹麦和格陵兰岛在“合作”与“抵抗”间寻求平衡。

  随着豪里在国会展开游说攻势,不排除特朗普会援引《国防生产法案》将格陵兰岛稀土列为“国家安全物资”,从而为资本扩张铺平道路。这场21世纪的“新圈地运动”,或将引发比商业竞争更复杂的全球秩序震荡。

  4月底,格陵兰岛和丹麦领导人在哥本哈根会谈后表示未来将加强联系,这被外界视为对特朗普谋求控制格陵兰岛的又一回应。尼尔森表示:“我们准备好与美国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并取得更多发展,但我们希望获得尊重……我们永远不会成为任何人都可以购买的财产。”

  “主权换保护”的糖衣炮弹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智囊团正将太平洋岛国的“殖民剧本”悄然搬到北极。路透社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与国家能源委员会已秘密启动《自由联系协定》谈判,试图用“主权换保护”的糖衣炮弹将格陵兰岛编织进美国战略网——这让人联想到美国在帕劳等地的“主权真空”操作:通过经济援助换取排他性军事控制权。与美国签订《自由联系协定》的国家通常会获得美国政府的财政支持、紧急情况下的援助以及军事保护。

  尽管白宫与哥本哈根尚在沉默中对峙,格陵兰岛驻美代表今年2月曾与美国驻帕劳、马绍尔群岛等太平洋岛国的大使接洽,试图了解他们推动签署该协议的经验和代价。

  然而,格陵兰岛仍是丹麦王冠上的“自治宝石”,要实现《自由联系协定》谈判必须先在法理上割裂格陵兰岛与丹麦长达三百年的主权纽带,这与《自由联系协定》签署的先例国家(如帕劳等)截然不同。若要推进协议,首先意味着格陵兰岛必须摆脱丹麦的主权关系,这一步政治门槛极高。况且,这片仅有约5.7万人口的岛屿是否愿意接受美国庇护,仍存巨大争议。

  5月9日,特朗普政府又推出另一项布局:建议将格陵兰岛从美军欧洲司令部划归北方司令部管辖。这一动作看似技术性调整,实则充满象征意味——北方司令部负责美国本土事务,意味着格陵兰岛将“象征性地”更靠近美国,而丹麦依旧属于欧洲司令部的管辖范畴。

  挪威媒体《高北新闻》评论称,这种调整意在加剧格陵兰岛与丹麦之间的裂痕。“美军的技术性调整让格陵兰岛更靠近美国本土,而推动《自由联系协定》则将格陵兰岛牢牢绑定在美国势力范围之内。”尽管特朗普政府可单方面启动军区调整,但若要达成《自由联系协定》,最终仍需格陵兰岛人民的授权与参与。

  特朗普5月曾对美国媒体直言:“格陵兰岛人口很少,我们会照顾他们,珍惜他们。为了国际安全,我们需要这样做。”不知武力手段会不会成为特朗普手中“照顾和珍惜”格陵兰岛民众的下一步?

  (光明日报赫尔辛基5月18日电 )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9日 12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