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打磨兼具时代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作品——纪念中国视协成立40周年座谈会召开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打磨兼具时代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作品——纪念中国视协成立40周年座谈会召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5-25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陶语嫣

  5月21日,纪念中国视协成立40周年、推动电视和网络视听艺术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中国视协40年与时代同频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精品创作、评奖机制、人才培育、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实践经验;聚焦当前媒介变革、技术迭代等行业挑战,探讨长短视频协同、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破局路径;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锚定内容为本、守正创新目标,擘画电视与网络视听艺术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蓝图。

  四十年的初心坚守

  用精品力作彰显时代精神

  40年来,中国视协团结引领广大电视和网络视听艺术工作者不忘初心、潜心耕耘,推出了一批批精品力作,在弘扬时代精神、塑造文化记忆、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视协的成立与发展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首届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邓在军回忆,在自己65年的电视导演生涯中,始终把“以情动人”作为创作核心和出发点,不断探寻开辟电视艺术创作新途径。邓在军表示,电视工作者要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紧跟形势,用优秀的作品叩击时代脉搏,用真诚付出换来观众共鸣。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满足人民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作为文艺创作追求,推动社会主义文艺高质量发展。中国视协第四届、第五届主席赵化勇在发言中表示,中国视协要继续做好社会服务和送欢乐下基层工作,积极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继续深入乡村、学校、军营等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密切电视艺术家与老百姓的沟通联系,为人民群众送去更多精神食粮。

  中国视协也通过评奖机制引导中国电视剧的创作导向,抓精品、出作品、育新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中国视协创办的中国电视金鹰奖对于提升大众审美、弘扬优秀作品有重要作用。在李京盛看来,“每届金鹰奖在评奖中的探索,都为建立中国特色文艺评价机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当下,创作者如何处理好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中国视协主席阎晓明在讲话中表示,中国视协将与广大电视和网络视听艺术工作者一起,抓住机遇、直面问题、迎接挑战、完成使命,奋力开拓电视和网络视听艺术事业新局面,为建成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以优质内容为锚点

  破解行业发展新课题

  当下,网络的普及、短视频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使电视发展面临新挑战。面对媒介形态变革与市场环境变化,行业围绕“守正”与“创新”展开深度思辨。

  媒介变革之下,内容生态的重构引发关注与审思。长短视频之争、技术与艺术之衡成为焦点。在内容创作领域,中国视协倡导“深耕细作”的精品战略,鼓励创作者以长期主义打磨兼具时代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作品。

  优质内容始终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导演刘家成表示,“尽管当前短剧是否会取代长剧的讨论沸沸扬扬,但观众仍然期待更多的好剧,只要质量过硬,长剧永远不愁没人看。我们要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作品,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

  新技术正在重塑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但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艺术表达,而非本末倒置。制片人侯鸿亮认为:“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永恒动力,但唯有以内容为锚点,技术才能成为艺术的翅膀。”

  面对新形势,与会代表希望中国视协能继续带领全国电视艺术工作者持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认真研究新技术和新业务,挖掘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以更高的质量和精品创作的成果讲好中国故事。

  以创新为驱动

  勾勒行业发展新蓝图

  站在新起点面向未来,中国视协以“创新驱动,多元协同”为引擎,勾勒行业发展新蓝图。在面对新技术挑战和国际传播机遇方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董事长龚政文表示:“湖南广电正全力推动头部数字平台建设,自研了芒果大模型,利用AI工具提升节目的互动性和沉浸感、创新传统文化表达。去年湖南广电也开始实施芒果出海行动计划,《歌手》等节目模式成功出海,成为书写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的美好见证。”

  爱奇艺首席执行官龚宇也分享了爱奇艺多次参加中国视协组织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经历,以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并行的方式助力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截至目前,爱奇艺已经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剧集超过8000集。

  在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多位中国视协代表也就行业协同与生态共建提出相关意见。四川省视协驻会副主席寒露表示,“地方视协应积极整合资源、构建艺术生态共同体。加强协会与高校、媒体、企业、国际文化机构之间的多层次合作,构建起电视和网络视听艺术生态共同体”。

  中国视协诞生于改革开放的潮头之上,40年来始终与时代同行,推动电视艺术从黑白走向多彩,从单一迈向立体。未来,中国视协将持续提升活动品牌、深化评奖改革、推动精品创作、促进人才培养,既倡导以“内容为王+科技赋能”打造高峰之作,也呼吁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长效机制,让作品更有温度、更显筋骨,为行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25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