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论坛】让政务数据真正“跑起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论坛】让政务数据真正“跑起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02 03: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论坛】

  作者:秦勃(湖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近日,《政务数据共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出台,并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首次从国家层面以行政法规形式对政务数据的目录管理、共享使用、平台支撑等工作予以规范,并从管理体制、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明确。

  所谓政务数据,是指政府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各类数据,但不包括属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数据。政务数据共享,则是指政府部门因依法履行职责需要,使用其他政府部门的政务数据或者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政务数据的行为。《条例》完善了多维度、全覆盖的政务数据共享工作管理体制,这为打破“数据壁垒”、畅通传输渠道、实现安全高效的政务数据共享构筑起制度保障,为增强政府政务服务效能和数字化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标志着我国政务数据共享工作迈入新阶段。

  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广泛应用,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凸显了政务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围绕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出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聚焦我国政务数据共享过程中的一些堵点卡点,积极回应社会对数字政府建设的新期待,有力促进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如此也让基层治理更高效顺畅。

  政务数据共享目前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一些部门在长期的独立运作中,逐渐构建起了各自的数据体系,尚未实现流通与共享。在技术层面,不同部门和地区的政务信息系统往往是在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的技术架构和标准建立的,这使得数据在格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对接难度。对于一些跨地区的数据共享纠纷,由于各地政策不一,很难快速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也影响了政务数据共享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打破“数据孤岛”和“数据壁垒”等,对于增强资源利用、政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可谓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和部门加强协作和沟通,打通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跨业务、跨系统共享的传输渠道,助力政务数据安全高效共享。通过积极探索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制定标准化的数据共享规范和流程,明确各部门在数据共享中的职责和权利,同时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确保数据在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多地持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为《条例》更好落实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以来,国家数据局累计发布70个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覆盖交通、医疗、养老、便民服务等领域,如教育教学智能体、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智慧农田建设等,助力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比如,山东省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申请人只需在一个入口提交一次材料,各部门即可通过共享数据进行协同办理,大大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了“一站式”服务的便利。福建全省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接入省市近2000多个政务信息系统,建成省市两级“1+10”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面向社会统一提供公共数据开放服务,目前共计开放4万多个数据目录、6500多个数据接口,提供近1.5亿次数据下载服务,基本实现全省政务信息系统的“应接尽接”、公共数据的“应汇尽汇”。长沙、成都等地也积极探索利用大模型服务城市治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运行的各类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提升了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水平。

  当前,政务数据作为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政务服务的关键,正对政府的治理理念、手段等产生深刻影响。面向未来,我们要以《条例》的公布和实施为契机,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安全高效共享,充分释放政务数据资源潜能。通过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新兴技术在政务数据共享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工作质效。同时,强化政务数据全流程监管和保护,严格落实政务数据共享各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确保政务数据安全、政务数据善用。唯此,才能真正充分发挥政务数据共享的作用,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2日 02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