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韩国新政府“实用主义”政策面临何种挑战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韩国新政府“实用主义”政策面临何种挑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04 04: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国际观察】

  作者:郑继永(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

  7月3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就职一个月之际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将以坚固的韩美同盟、紧密的韩美日合作、尽快改善韩中与韩俄关系为基础,展开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守护和平与国民生活。李在明还就多个重点施政方向作了详细阐述。在应对美国关税战方面,他表示与美国的关税谈判“非常困难”。在国内经济政策上,他表示新政府将采取更加激进的财政政策,以刺激韩国经济增长。

  自上台以来,新一届韩国政府内外政策中的“实用主义”气息十分浓厚。对内,由于前总统发布紧急戒严令导致国家一度动荡,新政府亟须修复这一事件给韩国带来的损害,在政治上摆脱上一届政府留下的负面形象,带领韩国走出近一年的经济低迷,重拾民众信任。对外,出于对上一届政府“价值观外交”政策崩溃的反思,李在明政府主张以“国家利益优先”为原则,综合考量维护韩美同盟、对华合作与自主防卫等多重目标。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韩国新一届政府力求的自保、自立与自强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李在明的决心与政策。

  对外政策寻求战略平衡

  李在明政府以“实用外交”为核心,试图通过对过去政策的拨乱反正和创新,打造新的外交工具箱,在韩美同盟、对华合作与朝鲜半岛和平进程之间构建动态平衡。

  在韩美关系上,李在明政府首先需要面对的是阴晴不定的美国政府。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其盟友提升国防开支与防卫费用分担额的压力,李在明政府试图“以技术合作抵偿部分费用”,希望能通过为美国建造新型军舰、向美国转让降噪技术等措施,换取美国部分让步。与此同时,李在明政府也强化了自主国防的诉求,加速推进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谈判,计划于2028年前实现“初始作战能力”。

  而在美国政府最为关心的经济与技术转移问题上,李在明政府试图通过“韩美贸易与产业部长级对话”等机制,动员在美国的强大游说能力,推动半导体、绿色能源领域的联合投资。

  在中韩关系上,李在明政府认为,尹锡悦政府“肆意破坏”中韩关系,因此新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将中韩关系拉回正轨。政治上,李在明政府主张采取积极措施,增进中韩政治互信,并表示愿同中方一道,推动双边睦邻友好关系深入发展,改善和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让两国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经济上,李在明政府谋求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韩国对华投资近期逆势增长的现实,既体现出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也反映出与中国加强合作是韩国大量中小企业的心声。数千家涉华韩企的利益是“任何政府都无法忽视的”。

  敏感议题上,李在明政府也表现出了应有的客观与冷静,与尹锡悦政府时期的激进立场形成鲜明对比。比如,对于美日韩安全合作,李在明政府认为韩国的国家利益更为优先,不能为了安全合作破坏韩国的国家利益。

  在朝韩关系问题上,李在明政府采取了“威慑与对话双轨并进”的策略,认为“再昂贵的和平也比战争便宜,但和平需以实力为后盾”。在预算制定中,韩国计划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2.8%,重点部署射程1500公里的“玄武-5”巡航导弹和“铁穹”防御系统。但同时,他也强调希望重启韩朝接触,提名“和解派”郑东泳为统一部部长人选,并计划恢复金刚山旅游项目和开城工业园区合作。

  同时,李在明政府还计划借力大国进行协调,一方面呼吁美国放宽对朝制裁,另一方面争取中国对韩朝接触的支持,期望在改善韩朝关系上实现突破。李在明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筹备会上表示,“半岛和平离不开中美俄的共同参与”。在新一届政府的人事任命上,韩国原驻俄大使魏圣洛被任命为国家安保室长,曾长期在韩国五大智库之一的世宗研究所任职的李钟奭出任国家情报院院长。李钟奭以主张“对朝务实对话”著称,认为中国是朝鲜半岛事务的关键一方,应同步推进南北对话与美朝对话。

  力推经济复苏与社会改革

  面对2025年韩国GDP预计零增长的严峻形势,李在明政府在对内政策上以恢复经济增长为核心任务,推出以产业升级、民生保障为重点的改革议程,但在执行过程中仍面临多重制约。

  经济政策上,李在明政府主张以产业升级与风险对冲为重,上台伊始就加大了对战略产业的扶持,如计划设立规模50万亿韩元的“未来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半导体设计,以期在2030年能够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15%的份额,同时大力推动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力争实现年产100万辆的目标。韩国新政府还希望通过税收优惠吸引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将海外研发中心迁回国内。此外,新政府试图强化供应链安全网络,“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应对经济衰退方面,李在明政府推出了120万亿韩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扩大公共建设(如新建5个智慧城市试点)、向低收入家庭发放消费券等。但如此大的投入,有可能将韩国财政赤字率推升至4.5%,引发外界对债务风险的担忧。

  社会政策上,新政府强调民生改善与阶层调和。在住房问题上,李在明承诺5年内建设80万套保障性住房,将首尔房价涨幅控制在5%以内。他还试图通过加强相关立法来限制房租涨幅。在青年就业问题上,李在明倡导设立“青年创业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并要求大企业将新进员工中30%的名额留给30岁以下的青年。但这一举措也被批评者认为是“干预市场”,实施进度尚待观察。目前,三星等企业已推迟招聘计划。在福利制度改革问题上,李在明政府试图通过将基本养老金标准从每月45万韩元提高至60万韩元,同时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以缓解财政压力。但这种“增支+开源”式的组合拳也引发了退休群体“银发族”的抗议,政策推行步履艰难。

  需在多重矛盾中寻找平衡点

  面对韩国经济结构的沉疴积弊,上任仅一个月的李在明政府短时间内做出了重大政策改变,但其举措仍面临多重挑战与阻力。

  首先,内部政治阻力仍然存在。从韩国当前的内部环境来看,李在明政府最大的政治难题是清除尹锡悦政府实施戒严后产生的乱象。虽然李在明当选后声称不搞政治清算与报复,但其倡导的政治改革,如对检察机关的处置等,必然会影响保守力量的根基,长期把控行政权力的保守势力或将以不同方式迟滞政策的执行。李在明上任后,保守势力已经在阁僚的任命上通过任命质询等方式进行了各种抵制。尽管总统最终可以强行任命,但所任命官员的合法性或将长期受到质疑。

  其次,财阀的影响力无法忽视。李在明政府的税则核心被认为是“劫富济贫”,这无疑触及了有着巨大话语权的韩国财阀的核心利益。如针对李在明政府提出的“青年雇佣配额制”,三星、现代等大企业都表示反对,甚至以减少投资相威胁。

  最后,美国政府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最大的外部变量。特朗普一直在韩美贸易、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担等问题上存在诸多不满,而这样的不满又没有具体标准。同样,对韩国诸多贸易伙伴,美国的关税与贸易政策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不可避免会给韩国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李在明政府“实用主义”政策的推行,需要在复杂的多重矛盾中寻找平衡点和获利点,其操作难度可见一斑。外交上,若特朗普进一步施压韩国,要求其在安全问题上选边站队,李在明政府的“战略模糊”恐将难以为继,这也考验着其抗压能力。若李在明对朝接触外交无果,新政府必将面临保守势力的强大压力,其政策一旦被迫转向强硬,将加剧朝鲜半岛的复杂局势。

  此外,韩国国内经济复苏动能能否持续,也决定着李在明政府的政策走向。李在明上台一个月来,韩国股市连续多日暴涨,但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实体经济的复苏。韩国经济仍然以出口贸易为主,占GDP的比重达40%,若出口贸易出现下滑,将逼迫李在明政府加码经济刺激计划,韩国的财政状况恐将因此进一步恶化。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4日 12版)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