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银川7月16日电 记者张文攀、闫磊近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这是全球首个枸杞属植物的国际测试标准,也是中国主导制定的第8个国际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它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在枸杞新品种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领域取得了国际话语权,同时也为全球枸杞种质资源保护和商业化育种提供统一规范,将成为国际枸杞种苗贸易纠纷裁决的法律依据。”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有龙说。
每个植物新品种的育成,都要经过审定认定,通俗讲,就是给新品种“画像”。过去,因没有统一认定标准,“你有你的方法、他有他的标准,很难形成有效的枸杞品种保护,也不利于产业发展”,曹有龙告诉记者。
从2019年开始,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启动《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项目研究,科研人员历时6年,通过对1886份种质资源和46个审定保护品种的64个形态指标数据分析挖掘,吸收枸杞育种项目和一线种植企业、大户的经验,形成测试指南草案。此后,该所又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对指南草案进行讨论修订,最终筛选出27个能够规范化描述、精准化辨识新品种的特征指标,并经过5次国际论证最终得以顺利通过。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巍说,有了统一认定标准,将进一步推动枸杞产业的标准化与国际化进程,强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分享枸杞育种经验、种植技术及标准化管理模式,同时也推动国内自主培育品种走出国门,拓展全球市场份额。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7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