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多项指标提前完成 专利转化基础夯实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多项指标提前完成 专利转化基础夯实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18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多项指标提前完成 专利转化基础夯实

——“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晓华

  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501万件;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中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十四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硕果累累。

  7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实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提前完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5.3件

  作为衡量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初具规模的高价值发明专利资源,既是我国创新实力持续提升的直接体现,也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说。

  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创新和运用主体绝大多数是企业。目前,我国已有26.5万家企业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65.1万件,企业拥有的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达76.6%。同时,在我国海外有同族专利的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拥有12.1万件,占总量的87%。

  数据显示,我国近40%的高价值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总计约79.3万件,是“十三五”末的3.1倍。“较长的专利维持年限,反映出我国创新主体维持专利的意愿和运用专利的能力都进一步增强,有助于维护创新者的技术优势,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梁心新说。

  梁心新介绍,截至今年6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七成左右,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我国已经储备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我们将引导创新主体更加注重专利质量,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专利转化运用,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梁心新表示。

  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成效显著,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更加活跃

  “十四五”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与产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取得显著成效。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6.8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3.04%。

  “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支出的半壁江山。研发强度达2.58%,远高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

  此外,专利密集型产业还体现出强劲的就业吸纳能力。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就业人数达5081.2万人,比2020年增加404.6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从6.2%提升至6.9%;劳动生产率从25.9万元/人提升至33.75万元/人。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更加活跃,成为带动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专利权人在2024年共获得绿色低碳发明专利授权5.3万件,是2020年的2倍。”梁心新说。

  我国绿色低碳技术还走出国门,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我国企业累计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技术平台提供了1.2万件绿色技术。“我们还推动‘知识产权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纳入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内容,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多个国际平台积极分享我国的经验做法,促进技术交流合作。”梁心新介绍。

  推动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自2023年启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以来,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累计达102.5万次,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让许可达12.7万次,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

  “我们指导全国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了全部存量专利的盘点和价值分析,筛选出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组织45万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做好匹配推送。”申长雨说,在此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建立了专利动态盘点入库工作机制,及时做好新增专利盘点,为可转化专利资源库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我国,超6000万户中小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据悉,“十四五”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推进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筛选出9000余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支持,按需匹配专利预审、专利导航、转化对接、投融资等个性化服务,并支持8省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申长雨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下力气盘活存量专利、做优增量专利,夯实专利转化的质量基础,并根据后端专利转化效果,不断改进前端专利申请和审查政策,实现良性循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实现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8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