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大河文脉的时代书写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大河文脉的时代书写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27 02: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时代文化地标】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光明日报通讯员 高皎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踏入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序厅,5464块机械模块组成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艺术矩阵随着《黄河船夫曲》的旋律起伏翻涌,金属模块如浪涛般勾勒出黄河奔涌的九曲身姿。这座矗立于榆林市佳县东方红黄河文化景区的博物馆,自2023年9月29日试运营以来,以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崭新姿态,成为黄河流域的文化新地标。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大河文脉的时代书写

游客在观赏白釉梅瓶。 郝颖摄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大河文脉的时代书写

恐龙化石互动体验区。 光明日报记者 李洁摄

  作为陕西省首个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博物馆,该馆总建筑面积约16780平方米,布展面积达11660平方米,四层建筑内汇聚历史、科技与艺术的交响。一、二层主展厅以“大河汤汤睇四方”“文明曙光耀九州”“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河安澜海晏清”四大篇章展开叙事,系统梳理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与治黄史诗,2852件(组)文物串联起从仰韶彩陶到当代生态治理的文明长链。专题展厅“‘昂米’就在岸上住——佳县历史陈列”则以本土视角,通过农耕器具、明清契约、民俗器物等展品,鲜活呈现黄河岸畔的千年烟火。

  在这座博物馆,随处可见科技与文化的深度交融。序厅内的机械矩阵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现代机械矩阵艺术装置;可视化的水文沙盘,让游客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直观地了解黄河流域自然水文的发展演变;80米长的“九曲黄河情”黄河文化长卷,细致呈现沿黄九省的文化遗产与壮美风光;黄河流域戏剧视听展示区则集合秦腔、晋剧、豫剧等非遗戏曲,以全息投影技术让经典唱段跨越时空;黄河漂流沉浸式体验区更是人气爆棚,4D动感平台配合环绕式影像,带观众“穿越”激流险滩,感受母亲河的澎湃脉搏。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大河文脉的时代书写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瓷碟。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供图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大河文脉的时代书写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坐落在陕西省佳县东方红黄河文化景区内,图为景区鸟瞰图。

  开馆不到两年时间,这座文化新地标已斩获多项荣誉:2024年5月18日,基本陈列“长河万古流”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2025年一季度跻身“全国博物馆百强”榜单,并在专题类博物馆中位列前20名,在文博领域占领重要阵地。

  在社会教育方面,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大力打造“东方红黄河文化研学实践教育中心”,在“解码母亲河——生态守护者实验室”课题上,学生可通过显微设备解析黄河水成分。而在“光明进行曲——唱响‘东方红’舞动大秧歌”课题中,看着大秧歌跳出时代的节拍,讲述黄河岸边的革命故事,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据统计,开馆至今,博物馆已接待学者、研学团队及游客超54万人次。

  站在东方红阁远眺,黄河如金色缎带缠绕黄土峁梁,对岸山西的旅游公路已与佳县沿黄观光带实现跨省联通。这座集文物收藏、科技展示、研学教育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正如序厅中永不停歇的机械矩阵,在新时代的河道上奔涌向前,激荡着文明传承的永恒回响。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大河文脉的时代书写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正门。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供图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7日 10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