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坚定信仰信念 汲取精神力量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青年观众中反响热烈
光明日报记者 李睿宸
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本本留言册被前来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的观众写得满满当当——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复兴和辉煌!”……自7月8日开展以来,很多观众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来到抗战馆参观展览,其中不乏年轻面孔。青年们在留言册上一笔一画写下观展时的激动心情,用一段段真挚的文字表达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热爱和祝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生阿布都热合曼·阿巴斯参观完后,对展览丰富详实的史料印象深刻。鲜活记录爱国学生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呼号的一二·九运动历史影像,收录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群众生活、战斗、生产真实影像的《晋察冀画报》……阅读观看这些珍贵史料,循着历史足迹,他和同学们对伟大的抗战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参观展览,我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抗战这段历史,深刻感受到抗战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阿布都热合曼·阿巴斯说,看到抗日英烈的英勇无畏,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自己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承担起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据了解,在经过8个多月的闭馆改造后,抗战馆展厅面积从此前的6700平方米扩增至1.22万平方米,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等历史资料系统呈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丰富多样的展陈手段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到14年抗战的清晰脉络。
石拱顶、木窗格、泥土墙,在洛川会议复原场景内,北京服装学院学生王鹏清步入其中,仿佛穿越到1937年8月的陕北冯家村。“展览有很多沉浸式场景,比如窑洞场景等,这样的设计让观展体验更加生动、真实,作为观众就像真的置身于那段历史现场,非常有震撼力。”王鹏清说。
“展览可看性强,我们把文物放在场景里,希望能‘以物证史’,让观众从中真正体会到历史的细节。”抗战馆副馆长李志东表示,展览运用最新投影技术与LED屏幕、OLED交互透明屏、Cave五面屏和裸眼3D等,展现战争宏大场面和关键历史瞬间。
南京大屠杀的复原场景区域,一幅小朋友坐在废墟中满身是血、悲惨哭泣的照片前,来自北京物资学院的青年教师敫健深受触动:“战争让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啊!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沉痛的历史。纪念抗战胜利,是对历史的铭记,是对先烈们的缅怀。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联八名女烈士群像让人肃然起敬;左权将军牺牲前写给妻子的绝笔信催人泪下;赵一曼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令人震撼……很多青年观众参观后纷纷表示,这些革命英烈的事迹感天动地,令人敬佩、催人奋进。
抗战馆馆长罗存康表示,此次展览还特别设置“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深切缅怀抗战英烈”专区,通过铭刻国家公布的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制作缅怀英烈视频,向抗战英烈献花等方式,打造褒扬英雄、缅怀英烈的主题纪念空间。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9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