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板凳说”课堂开讲啦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板凳说”课堂开讲啦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02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黄体凯

  近日,在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南郊乡芦花岗社区广场,几十张板凳围起了“课堂”,南郊乡派出所民警与群众围坐畅谈,围绕“防范电信诈骗”的宣讲正在进行。

  “以前开会得往村委会跑,现在在自家地头就能听政策,真方便!”汪屯村村民王大叔说的,正是“板凳说”带来的空间变革。在城墙公园,文艺爱好者演唱的红色经典选段,让红色文化在悠扬旋律中浸润人心;在田埂旁,区自然资源局宣讲员吕萱指着菜地讲解“节约集约用地”政策。

  不同于传统宣讲局限于会议室的场景,“板凳说”将课堂搬进了社区广场、农家小院、企业车间等群众日常聚集的地方。这种空间转换并非简单的地点变更,而是让宣讲场域更贴近生活。

  “梁警官,您说那骗子要是装成快递员上门咋办?”在芦花岗社区的凉亭里,居民张大姐的提问让反诈宣讲瞬间热闹起来。民警梁齐森结合近期处理的真实案例,用“拉家常”的方式解答。

  这正是“板凳说”在话语方式上的革新——一改“念文件”的生硬模式,转而采用“案例具象化”“体验参与式”“场景关联化”等柔性表达,让抽象政策变成了群众能听懂、能感知的生活叙事。

  “刘老师教的‘深呼吸法’,让我在中考前不那么紧张了。”禹王台区实验中学学生王梓涵口中的刘老师,是“板凳说”宣讲队伍中的心理咨询师刘小晓。

  在“板凳说”的宣讲员队伍里,既有讲党史的老党员、讲法治的民警,也有传文化的非遗传承人、讲安全的工程师,多元的宣讲队伍构成不但带来了丰富的宣讲内容,满足群众的需求,同时也能在各自领域讲出特色、讲出深度。禹王台区“板凳说”以小切口实现了宣讲效果大提升。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2日 02版)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