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聚焦成都世运会】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周洪双 朱晓帆 陈城 光明网记者 刘希尧
立秋时节,成都迎来又一场国际体育盛会。
8月7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开幕。光明日报记者 陈城摄/光明图片
8月7日晚8时,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成都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在“天府之檐”的湖光绿意间展开。
走出封闭的体育场馆,来到碧波荡漾的秦皇湖畔,此刻的“天府之檐”在闪烁的星光下,犹如家中屋檐之下,四海宾客携手而来,欢聚一堂。
“如果只用一个词语来诠释这场开幕式,那么可以是‘缤纷’。”正如开闭幕式总撰稿乔卫所言,“缤纷”是这场别具一格的开幕式的核心特质。
开幕式上的主题曲表演《友爱之声》。光明日报记者 陈城摄/光明图片
“缤纷”不单纯依赖舞台灯光的效果。开幕式的独特之处在于舞台设在“天府之檐”前的开放区域,在那里投射城市画面。碧色湖水、茵茵绿草、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都是构成“缤纷”不可或缺的色彩。
一只金色飞盘,飞过世界各地,跨过千山万水,来到成都,来到“天府之檐”,开幕式的大幕由此拉开。
开幕式上的文体表演《锦绣之韵》。光明日报记者 陈城摄/光明图片
来自四川高校和专业团队的志愿者以快闪形式登场,酷爱运动的成都市民渐次加入。舞蹈表演动感十足,其间穿插世运会比赛项目。“我们大胆创新,首次选用街舞融合体育赛事项目的形式亮相,希望通过这种表达,着力呈现活力与时尚、运动与欢乐、科技与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开幕式副总导演张晴对开场文艺表演《缤纷之约》如是诠释。
当形似两千年前“战国矛”的篆书“成都”焰火绽放夜空,象征着生命与力量的参天大树直冲云霄,吉祥物“蜀宝”“锦仔”欢快地招手,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不远万里相聚锦绣如画的成都,共赴这场快乐之约。
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依次步入会场,前方以成都市“市花”芙蓉花为设计元素的引导牌格外耀眼。引导牌巧妙融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织造技艺和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银花丝、蜀绣、漆艺。即将在世运会赛场绽放耀眼光华的运动健儿们,也正如成都全城盛开的芙蓉般熠熠生辉。同样,这些元素共同寓意着大家携手同行在一条象征推动和平与发展、实现拼搏与超越的荣耀之路上。
在欢快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曲乐声中,中国代表团的健儿压轴登场,全场立刻掌声雷动,运动员脸上洋溢的是自信和信念,场外观众从心中升起的是自豪和骄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此相聚,更多理解也从这里出发。
中国代表团入场。光明日报记者 朱晓帆摄/光明图片
文艺表演环节,十五分钟的大型中国舞组舞《锦绣之韵》涵盖了金沙太阳神鸟、说唱俑、川剧变脸等传统文化元素。当现场唱响本届世运会主题曲《友爱之声》时,童声空灵如繁花似锦的和弦,织就天下一家的温暖意境,让“和”的哲学与体育精神共振。
歌声余音未散,一棵以成都金沙遗址大树根遗迹和四川活化石“珙桐树”为创意灵感的“友谊之树”在夜空中缓缓生长,枝头摇曳着“鸽子花”的绿色珙桐树和大熊猫带来穿越时空的和平问候。
两位火炬手接过以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为灵感,融合竹节造型的“竹梦”火炬,脚踏滑水板,在摩托艇的牵引下滑向湖的中央,水中的“竹梦”宛若凤凰翩翩飞舞,在万众瞩目下,成都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的巨型会徽从湖中升起,化作火炬台。
水火相映,点亮长空!成都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主火炬点燃。
中国滑水运动员以滑水的方式疾驰于秦皇湖上,共同点燃主火炬。光明日报记者 陈城摄/光明图片
这一刻,全场沸腾,掌声雷动,欢呼声回荡在秦皇湖畔。
绚丽多彩的焰火将成都的夜空点燃。在这座严谨又松弛、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城市里,火炬、焰火与湖水中的倒影水火相融,自然、城市、舞台,山水、科技、体育,前所未有地有机融合,而这正是世运会所一直坚持的理念——通过非奥运项目展现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从2023年世界大运会“成都成就梦想”的双向奔赴,到此时此刻世运会呈现文明的“气象万千”,成都所延续的不仅是国际一流的办赛能力,更是一种面向世界、推动彼此交流的真诚态度。
“梦,有那么多期待”……世运会歌曲《万千》回荡在立秋这个中华文化中象征着丰收的日子里。“运动无限,气象万千”,一场激情的盛会、多彩的盛会、万象蓬勃的盛会就此拉开序幕。我们期待着,在接下来的十天里,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3942名运动员,能够在天府之国感受活力、勇攀高峰!
(光明日报成都8月7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8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