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聚焦成都世运会】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周洪双 陈城
“本次世运会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次’。” 8月7日,在世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的赛前新闻发布会上,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主席汤姆·迪伦表示,“此外,成都世运会也是迄今为止最具可持续性的一届世运会,成都共启用27个现有和改造后的室内外场馆,树立了办赛的新标杆。”
据悉,本次世运会共有来自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参赛,其中运动员3942人,是世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参赛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为68岁的射箭运动员,年龄最小的为13岁的壁球运动员。
本届世运会开幕式于7日晚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区域举行。“天府之檐”是亚洲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与现场湖面、草坪等公园景观共同组成了本届世运会开幕式的开放空间。据了解,成都世运会开幕式期间,“天府之檐”的大型屏幕上将会集中展示城市风貌和蜀锦蜀绣、大熊猫、川金丝猴等四川文化符号。此外,还将创新设置“草坪观演区”,以自然湖景与绿地、晚霞与星空、绚丽焰火共同构成视听盛宴。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表示,27个竞赛场馆在今年7月全部交付使用,竞赛器材、设施设备、信息系统全部完成安装调试。8个赛区委员会、21个竞赛场馆中心、21个专项运行中心和11类官方酒店进入赛时运行。目前,8600余名赛会志愿者和5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已经全面上岗,为来自全球的参赛者和游客提供志愿服务。
除了精彩的竞赛项目,成都还以举办世运会为契机,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在城市重要道路节点、公园景区融入世运元素,全面呈现“公园城市、活力世运”的园林景观和“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城市形象。结合全民健身,深入开展世运项目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圈和“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打造130个市民家门口的“世运空间”,吸引市民游客参与体验跑酷、飞盘、攀岩、射箭等新潮运动。
“世运会是向全世界展现霹雳舞独特魅力的绝佳平台,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舞蹈,不仅展示出高超的技巧和力量,更要传递出这项运动所蕴含的创造力、态度,还有拼搏、竞争的精神。”中国霹雳舞运动员、杭州亚运会金牌得主刘清漪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世运会的舞台汇聚了全世界水平最高的霹雳舞舞者,自己非常期待与全球舞者竞技。意大利射箭运动员基亚拉·雷巴利亚蒂同样表达了对赛事的期待:“非常期待成都世运会,迫不及待想加入比赛了。”她表示,除了赛事本身之外,她也期待探索成都,在这座美丽的城市走一走、看一看。
(光明日报成都8月7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8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