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李健 苏雁
“我想了解硕士来无锡工作的住房补贴。”话音刚落,名为阿喜的AI助手就在大屏上清晰地列出政策细则、申领流程、注意事项及联系方式等信息——这是无锡AI赋能人才服务的一个生动场景。
近日,在太湖人才发展大会上,无锡发布人才工作“总入口”,汇聚全市最优质、最前沿的岗位需求,通过AI技术精准匹配岗位;聚焦就学、就医等“关键小事”,提供全天候“线上管家”;集成全市人才公寓分布、青年驿站体验、购租房补贴等信息,提供便捷申请通道,力求让各类人才在锡创新创业更安心、工作生活更舒心、发展成就更称心。
“设立1亿元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最高300万元的创业资金资助、提供2个以上免费工位、最高15万元安家补贴、最高30万元购房券补贴……”为护航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无锡滨湖区升级青年人才支持举措,推出《滨湖区关于更大力度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十项措施》,给予创业青年“一个免费工位、一笔启动资金、一支天使基金、一名服务专员、一间人才公寓、一套就业保障”的全链条服务支持,让青年人才在这里无忧起步。
在无锡惠山,有一片特殊的“士林”桃园,每棵树上都挂着院士亲手写的寄语名牌。2012年以来,惠山区开启“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团队,集聚一批领军、紧缺、一线基础人才”的“链式聚才”模式。经过十余年发展,无锡惠山区已形成59名中外院士领衔的“塔尖”阵容,带动131名省级以上人才计划专家、超23万名人才在此扎根,人才集聚效应明显。
此外,凭借深厚的产学研融合基础和高校资源优势,无锡打造“高校+校友+资金+产业+城市”有机融合的校友经济发展新模式,吸引大量高校校友人才和优质项目落地。“学校与60多家在锡企业达成了联合人才培养意向,通过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了各类企业1300余家、在孵企业178家,其中75%的企业与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密切相关。”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介绍。
对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无锡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包容。为破解科研成果应用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无锡高新区推出“项目经理人制”,首批16名项目经理人作为未来产业新赛道项目的“总调度”将助力企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尽职免责’机制解除了后顾之忧,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试错空间,营造了一个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良好环境。”首批项目经理人之一、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大鹏表示。
目前,无锡全市人才总量23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9.2万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1351个;在库人才企业2104家,上市人才企业24家、其中科创板10家。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7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