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聚焦成都世运会】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周洪双 陈城 朱晓帆 光明网记者 刘希尧
“在这11天里,成都不仅仅是一座主办城市,更是一个‘家园’——体育成就与文化交流并行绽放的地方。”闭幕之际,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主席汤姆·迪伦对本届世运会给予高度评价,“感谢你们打造了一届令人难忘的世界运动会。”
8月17日上午,成都世运会赛后新闻发布会在主媒体中心举行。汤姆·迪伦告诉记者,从抵达的那一刻起,他就感受到了无可挑剔的组织和流畅运营,更体验到了独一无二的热情与好客。每一个赛场都充满活力,每一项赛事都洋溢着让运动员倍感荣耀、让观众深受鼓舞的氛围。“感谢你们打造了一届令人难忘的世界运动会。”
汤姆·迪伦说,如果要分享个人的感动时刻,他会选择两个:活力四射的龙舟比赛,以及壮观的开幕式。这两个时刻都是本届世运会难忘的亮点。展望未来,本届世运会将作为体育融合、团结不同文化、激励下一代的典范而载入史册。
本届世运会参赛规模创世运会历史新高,在世运会历史上留下了众多浓墨重彩的印记。截至17日全部赛事结束,成都世运会赛事共产生256个项目的金牌,奖牌榜前三名分别是中国(36金17银11铜,共64枚奖牌)、意大利(13金25银19铜,共57枚奖牌)和德国(17金14银14铜,共45枚奖牌),中国(36金)、德国(17金)和乌克兰(16金)分列金牌总数前三。赛会累计打破18项世界纪录,5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获得金牌,83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登上领奖台,获奖国家和地区数量创历届世运会之最。
成都世运会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赛事,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赛会期间,参赛人员和市民游客累计3万余人次参加世运广场活动,运动员、嘉宾累计2500人次参与城市文化体验活动。
在本届世运会中,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龙舟、武术等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呈现了多场精彩赛事。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本届世运会的一大成就,是成功将龙舟、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纳入竞赛日程。同时,他也表示,世运会将保持开放态度,不断吸纳更多传统与新兴体育项目。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介绍,成都坚持以竞赛为核心,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确保赛事组织顺利运行、运动员高水平发挥;“一馆一策”落细极端天气应对预案,根据天气状况实施紧急暂停、中断、提前、改期、取消等赛事变更处置,全力做好赛场应急救治,确保赛事运行和人员安全;严格规范做好兴奋剂检测服务,目前尚未发现兴奋剂阳性案例;随处可见的“小青椒”志愿者,提供专业、温情志愿服务,成为赛场内外亮丽风景线。
世运会为成都留下了丰厚的“世运遗产”。汤姆·迪伦表示,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已与成都体育学院签署备忘录,共同建立体育研究与推广中心,推动中国乃至全球非奥运动项目发展。许兴国表示,成都世运会筹办充分实现了城市功能品质、经济发展动能、全民健身服务“三个提升”,赛后7个临建场馆将继续用于体育锻炼,采购的器材设备将统筹用于体育人才培养、全民健身等。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8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