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甘肃兰州:让“沉睡”资源变成“活”资产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甘肃兰州:让“沉睡”资源变成“活”资产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26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王冰雅

  前不久,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涧沟村遇到了一件挠头事:村里利用70万元帮扶资金建起了一座蔬菜保鲜库,这对种植户来讲可是个“香饽饽”。但究竟该承包给谁经营、以多少价格出租,村民们意见不一、议论纷纷。

  最终,村里经过“四议两公开”集体决策,发布到永登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以每年3.5万元的底价公开出租。没想到,7月2日开始的网络竞价异常激烈,意向承租方经过了80多轮出价,最终以每年10万元的价格成交。

  更让村民没想到的是,首期合同一签3年,一次给村集体带来了30万元的收入!这下大家伙儿都乐开了花。

  无独有偶。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路街道宝兴庄社区,因为村级事务精简和办公场所合并,原有的办公楼有部分长期闲置,不仅未能产生收益,还需要贴补维修管理费用。村集体决定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招租,最终以每年15.5万元的租金成交。

  “激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能将农村的‘沉睡’资源变成‘活’资产,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助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壮大,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动能。”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天泉表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是典型的改革深水区、硬骨头,兰州市近两年以入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国家级整市试点为契机,推动该项改革向实处走、向深处行。

  走进位于城关区雁北路的兰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大屏上滚动显示的成交案例一个接一个。原本长期在农村“沉睡”闲置的资产和资源,通过产权交易,正逐渐被唤醒和盘活,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我们目前已设立9个县区分中心(办事处)、85个乡镇(街道)服务站、733个村(社区)级服务点,形成四级联动交易体系。”兰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主任王建中介绍,目前,该中心已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农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等17个品种纳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目录,引导各类农村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

  数字显示,自2024年4月兰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上线“一站式”交易系统以来,累计完成交易项目1418宗,交易规模突破7.77亿元。其中,流转土地面积达27.57万亩,规范涉农项目资金3.97亿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额达8600多万元。

  从交易项目和交易金额来看,榆中县走在了改革前列。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该县针对村域广、经济底子薄、“造血”能力差等突出问题,以交易“小平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

  眼下,榆中县不仅建成覆盖20个乡镇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在兰州市规定的17个交易品种之外,还新增了5个交易品种,并以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书为企业增信贷款1000万元,开兰州市先河。去年,榆中县资源资产资金交易额突破1.5亿元,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资金流。2024年,该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37亿元,同比增长87.26%,村均收入突破51.3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为35.43万元,走在兰州市前列。

  “我们将对标先进地区,进一步提质扩面,力争打造立足兰州、辐射全省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素流动、产业升级,贡献兰州经验。”王建中说。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6日 0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