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评估报告指出:美式“航行自由”缺乏国际法基础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评估报告指出:美式“航行自由”缺乏国际法基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26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北京8月25日电(记者杨舒)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25日发布《美式“航行自由”法律评估报告》中英文版(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旨在对美国“航行自由”相关主张和实践是否符合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是否具备法律基础进行评估。

  自1979年美国卡特政府推出“航行自由计划”以来,美国以挑战所谓“过度海洋主张”为由,频繁派遣军舰和军机进入他国管辖海域实施“航行自由行动”。据统计,仅2023财年期间,美国“航行自由行动”挑战了17个沿海国29项“过度海洋主张”,相比2022财年挑战15个沿海国22项“过度海洋主张”有所增加。美式“航行自由”时常造成不必要的摩擦,严重时还酿成海空意外事件。

  《报告》检视了美国在航行自由方面的法律立场和实践,特别是与“航行自由计划”有关的表态与行动,聚焦军舰无害通过、救助入境、过境通行、群岛海道通过权、“国际水域”、岛屿法律地位、直线基线、远海群岛领海基线、专属经济区军事活动、防空识别区、历史性水域等11个问题,归纳了美式“航行自由”的主张、特点与影响。

  《报告》指出,美式“航行自由”包含大量美国自创概念、自设标准的所谓习惯国际法,与国际法和许多国家的实践相悖。美国借助这些主张和行动,极尽所能压缩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扩大其权利和自由,以获取不受法律约束的“自由”。因此,美式“航行自由”缺乏国际法基础,也严重扭曲了国际法的解释与发展,延续“炮舰外交”的强权逻辑,体现了美国使用军事力量对他国施压的惯常做法。美式“航行自由”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地缘政治战略,涉嫌以军事力量威胁地区和平稳定、扰乱国际海洋秩序,体现出鲜明的不法性、无理性和双重标准。

  报告由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组织撰写,来自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共同完成。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6日 16版)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