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沪蒙联合研发,推动新能源重卡发展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沪蒙联合研发,推动新能源重卡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25 03: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

  “一刻钟充满电,重卡即刻上路!”近日,内蒙古一家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宏宇兴奋地对记者说,这个“高压直挂”超级充电设备,由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联合企业共同研发,成为沪蒙两地“技术+资源”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

  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新能源重卡推广潜力巨大。然而,补能效率低、电站建设成本高这两大难题,制约着当地新能源重卡产业的发展。

  “商用车补能时间约占运营时间的20%,这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院长董樊丽说。传统充电设备需经过变压器降压,不仅充电功率受限,还大幅推高了电站的建设成本。

  瞄准这一难题,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员姚钢团队深入研发,最终攻克“高压直挂”技术难关,让先进技术精准匹配草原地区的实际需求。

  据介绍,这项“高压直挂”技术的核心突破,在于实现“直连电网、省去中转”——直接从10千伏电网取电,彻底摒弃传统充电设备必需的变压器降压环节。实测数据显示,单枪充电功率可达600千瓦以上,能将新能源重卡补能时间缩短60%以上,真正实现“一刻钟级”补能。

  这项技术适配矿区、长途货运等复杂场景。“研发过程中,我们跑遍了内蒙古多个盟市开展调研,就是要让技术真正扎根于本土实际。”姚钢说。

  今年9月,“高压直挂”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全面开启。董樊丽表示,他们还将以这项技术为支点,在呼和浩特市重点区域布局更多超充站点。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5日 10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