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跟闲散时间“抢”村民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跟闲散时间“抢”村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02 04: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只此青葱】

跟闲散时间“抢”村民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获得者 王宇

  我是一名新农人,是乡村振兴浪潮里的一朵浪花。我的故事里,有一场拔河比赛。“拔河绳”的这头是我,那头是“闲散时间”,我和它“抢”的是村民。

  有人说,村庄的节奏是缓慢的,状态是悠闲的,时间有大把。2016年我回国后,来到河北省曲周县的农村,看到的情景的确如此——村口拉家常的大姐们,到了黄昏才陆续回家;农闲时的夜晚,大家的生活基本只有看电视和打牌。我问村民最有意义的时光是怎么度过的,大家半天只憋出四个字:跳广场舞。

  这是一番岁月静好图景,但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深知这背后,还有一部分村民的钱包相对紧巴,他们缺少科学的生活规划。我决定,打破这份“静好”,把父老乡亲从“村口侃大山”的时间中抢过来,带村民走向一个更精彩的世界。

  做多肉植物吧!我擅长这个。种植、销售、运营、仓储、采购,从零起步。

  在农村,介绍一件新事物并不容易。就拿教村民直播带货来说,让很少接触智能手机的村民从“互联网世界的边缘走近中心”,最难的不是学技术,而是克服心理障碍。

  村民的意识中,这项“抛头露面”的工作是不够体面的。我只能一点一点攻克他们心中固有的“壁垒”。我告诉他们,对着镜头带货和在村口“拉张家长李家短”没多少区别,但前者是为自己和家乡发展积攒能量,每一句话都是为后世子孙的路多填一块平整的石头。

  第一位村民站在了镜头前,接着有了第二位、第三位……后来简直“一发不可收”,就连性格内向羞涩的村民,也成长为能侃侃而谈的主播。

  一些老人勇敢地报名参与多肉种植,健谈的大娘争做直播带货,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一定成功后,很多年轻人也加入了我们的“多肉大业”。队伍壮大了,我们集思广益,研发了“家居+多肉”的新产品,开辟了新市场。

  进行这场与农村闲散时间的“拔河”,我是忐忑的,我怕村民们埋怨“在村口从晌午闲聊到黄昏”的日子一去不返。而且开启一项事业哪有一帆风顺的,没谁有十足把握。如果失败了,村民心中那团被我点燃的火,会熄灭吗?

  但前段时间,有位大姐告诉我,现在的日子和以前不一样了,比以前过得更“通透”。她说他们家有了清晰的年度规划,每年还会专门留出休假旅游的时间。不久前,她和家人去了趟上海,还和一位直播间的粉丝“奔现”,从网友变成线下朋友。

  今天,我仍不确定大家是否觉得以前“大树底下的闲聊”更好,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新的生活状态,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不信可以听听啊,大娘们的聊天内容,从原先1公里之内的鸡毛蒜皮,变成了几千公里外的市场新鲜事儿。

  (光明日报记者殷泽昊采访整理)

  陈晨 李春剑 本期选题支持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02日 12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