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作者:白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一直专注于现实题材小说写作的女作家余红,先后写出的《鸿运》《琥珀城》和《从未走远》等长篇小说,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她有着丰盈而充沛的生活积累,从而使得她总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而在这样的实际人生打拼中坚持进行小说写作,也使她的作品总是接驳地气,充满生气,洋溢着正气。这样的一些突出特点,使得她的小说创作在艺术上具有自己较为鲜明的辨识度。
这次她推出长篇小说新作《洞庭人家》,我参加过作品的改稿会,大致了解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与修改经过。这可能是她在小说写作经历中用时最长、用心最多、用力最大的。这种倾心倾力的投入,也是有效果、有回报的。无论是作品囊括生活的浑厚性、塑造人物的典型性,还是内蕴与意涵的丰沛性,都超过她以往的作品。
这部小说把人们的日常生计打拼融入社会生活的行进节奏,写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进程。祖居洞庭湖边的宋长江一家,算得上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要养家糊口,这家人先是开办“宋家鱼铺”,后来又创办八种鱼食品,取名“八仙记”。女主人许玉珍主要打理家庭小作坊,男主人宋长江、大儿子宋明泽等,则把全部身心扑在管护农贸市场和修筑堤坝等应急工作上。
作家出版社 2025年4月出版
作品的主干故事是宋明泽复员回乡之后的各种坎坷际遇,他迎着时代风雨承包农贸市场、开办合作社、创办宏运公司等自主创业经历,串联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动与历史演进,把他的个人经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时代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起来,写出改革开放的时势给予人们提供的种种机遇,以他为代表的宋家人抓住机遇不懈打拼、努力前行。恢复高考、安徽小岗村等改革开放的事件与典型,给予湖区人们的种种启迪与影响,小说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与大场景的家族叙事,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与浓郁的时代感,做到由洞庭湖区宋姓一家人的命运变化,来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实现了以事写人、以人写史的追求。
作者塑造了众多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其中主人公宋明泽的形象最为突出而典型。他出生于一个多子女家庭,年少时尊老扶幼,成年后尊师重友,经过部队的历练,又增添了军人的特有气质。改革开放的东风徐徐吹来,他比别人更敏感地抓住机遇,更勇敢地尝试创新,把个人的成长、家族的生意和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时代的演进紧密联系起来,尤其是几次创业都遭到各种力量的强力阻挠时,他不惊不慌、从容面对,不屈不挠、敢于突破,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一直秉持自己的理念,通过顺应时势、抓住人心、造福百姓等方式,渡过一次次难关,跨过一道道沟坎,从而实现事业的峰回路转、不断壮大。这个人物的身上兼具改革家创新求变、弄潮儿敢于斗争、企业家甘于奉献等多重精神境界。应该说,在当下的文学作品中,如此用心塑造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形象,是不多见的,也体现出这部作品的独特价值。
作者也着重写出女性在家庭生活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人物都各具个性,尤其是曹晓娅,与宋明泽的婚恋费尽周折,并不顺遂,但她不改初心、忍辱负重、处乱不惊、自尊自强,突出体现了现代女性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健康成长与卓异风采。
在着力塑造“八仙妈”这个人物时,作者的笔墨中深深饱含着对于母亲和母性的崇高敬意,以许多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塑造出一个贤妻良母的典型形象,她育儿养家,勤俭持家,还适应市场的需求,自创农副产品,打造自家品牌,使宋家的“八仙记”品牌远近闻名。在她的身上,既蕴含着优秀的家风与传统的美德,又体现了民间能人的心灵手巧与自力更生的精神追求。这个人物性格丰满、光彩照人,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文学作品的妙韵在于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洞庭人家》由洞庭一家人的故事,折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社会演变,揭示洞庭湖区百姓从日常生活到精神面貌的动人新变。个体创业者、生活奋斗者、改革先行者,构成普通劳动者的群体形象,他们的劳作、坚忍和奉献,汇成一幅向着未来砥砺前行的壮丽画卷,谱写出山乡巨变的洞庭新曲。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03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