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孙金行 赵明昊 靳昊
天山北麓的阳光洒在玛纳斯河谷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果实充分沐浴光热,悄然酝酿出饱满色泽;百里之外的吐鲁番火焰山脚下,成熟的葡萄在通风晾房中静静风干,泛起晶莹的琥珀色;而在焉耆盆地的酒窖深处,橡木桶里的琼浆在分子碰撞中,等待时间赋予醇厚的灵魂。
从戈壁荒滩到世界酒桌,葡萄藤蔓延之处,不仅生长着酿酒的原料,更编织着一个个关于风土、匠心与创新的新疆故事。
葡萄园区的智慧答卷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印象戈壁葡萄酒庄的200亩试验田里,总经理富强正弯腰检查一排排金属立杆——这是通过GPS精准规划行距的新型葡萄架。“传统水泥桩扛不住机械震动,这是我们找厂家特制的加厚镀锌钢丝架。”他指着整齐排列的葡萄架告诉记者。
正是这片试验田,藏着新疆酿酒葡萄产业应对成本压力的“智慧解法”。过去,人工采收成本每亩高达1200元至1500元,而在山东、宁夏等早已实现机械化作业的地区,成本几乎减半。富强翻出手机里宁夏酒庄的采收照片说:“我们先试点,成功了就全庄推广。”
为了适配机械作业,他特意让工人把滴灌带架高,为除草机留出操作空间,甚至连施肥也计划改成自动化。“现在年轻人不愿下地,咱就得跟机器要效率。”他补充道。
这不仅是单个酒庄的探索,更是天山北麓产区推进种植体系现代化的生动缩影。昌吉州推动酿酒葡萄基地标准化、宜机化,通过统一的栽培模式与技术标准,破解劳动力短缺与成本攀升的双重难题,为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铺路。
在新疆,类似的产业智慧不仅体现在降本增效上,更凝结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的天塞酒庄里,2800亩的葡萄园曾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酒庄先是把戈壁滩上的石头捡走,用推土机推开上层土壤,再挖出1.4米的深坑,铺埋玉米秆、牛羊粪等,最后将非盐碱土回填。如此改良后的土壤,成功避免了滴灌造成葡萄根系往上生长的弊端。
当10万棵白杨树组成的防风林环绕成屏,不仅阻隔了风沙,还悄然调节着葡萄园的小气候。如今,树下的葡萄藤沿“厂字形架式”攀爬,根系深深扎进土壤——这是在沙土地里写下的智慧答卷。
古老技艺的青春表达
火焰山下,热风灼人。一旁的吐鲁番楼兰酒庄晾房内,却透着一缕清凉。一排排紫色的葡萄悬挂在木架上,表皮微微起皱,仿佛裹上了一层糖衣。这种传承百年的自然风干工艺,曾是制作葡萄干的古老秘诀,如今却被赋予了新使命——酿造风味独特的甜型葡萄酒。
“我们通过晾晒提高葡萄的糖分和酸度,再进行现代酿造工艺发酵,酒体更浓郁,层次更丰富。”酒庄总农艺师薛锋站在木架旁,指尖轻捏一颗葡萄说,“为了更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酒庄正在研发低醇起泡酒。”
而在吐鲁番驼铃酒庄的品鉴室,一款全新的低醇起泡酒刚刚问世。浅金色的酒液倒入杯中,细密的气泡裹着葡萄清香升腾而起。“5%的酒精度,入口清甜微酸,完全没有传统红酒的涩感。”吐鲁番市驼铃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雪梅笑着说,“完全按照年轻人的口味调制。”
近年来,随着消费群体年轻化,低酒精、口感清爽的葡萄酒成为市场新宠。新疆134家规模化酒企和特色酒庄紧跟时代步伐,纷纷迈向更广阔的市场,“破圈”创新:有的研发低醇起泡酒,有的采用简约时尚包装,还有的借助直播带货、短视频等营销方式,让古老的葡萄园实现与“Z世代”的对话。
世界餐桌的东方浪漫
在巴州焉耆县七个星镇霍拉山脚下,中菲酒庄展厅的墙面上,挂满了国际大奖证书与有机认证标识。
“为保障‘双有机’品质,我们坚持自有种植,不收外部葡萄。”新疆中菲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宗严自信地介绍,“244项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必须全部‘未检出’,这样的标准,我们已坚持12年。”
新疆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依托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霍尔果斯口岸,构建起葡萄酒出口的“黄金通道”。中欧班列让新疆美酒以更快的速度抵达欧洲市场,亚欧博览会则成为对接中亚、欧洲酒商的重要平台。
同样位于焉耆盆地的天塞酒庄,其产品已通过中欧班列进入伦敦、新加坡、东京等海外高端餐厅,成为多家国际五星级酒店和米其林星级主厨餐桌上亮眼的东方风味。
2023年夏天,天山北麓9家酒企带着55款精品走进香港半岛酒店,300多位酒商争相品鉴。昌吉州玛纳斯县香海酒庄的“独库561”系列,因融合当地独库公路的文化元素,当场签下500万元订单。
通道赋能,品质筑基。全疆最大的葡萄酒检测中心——新疆尼雅葡萄酒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向全疆酒庄免费开放,可完成87项安全指标检测。依托该中心建立的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以及连续5年发布的《玛纳斯小产区食品安全白皮书》,从田间到舌尖为品质保驾护航。
“现在我们和广州、深圳常年合作,每年定期办品鉴会。”昌吉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甘寿春说,“今年我们还去了新加坡参展,让更多人尝到新疆的味道。”
目前,新疆葡萄酒产业已形成以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主产区为核心,阿克苏慕萨莱思特色产区和南疆蒸馏酒新兴产区为主体的“4+2”产区格局,成为中国重要的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基地。
葡萄与美酒,酿不尽新疆的浪漫。这不仅是产业的崛起,更是一个地区以风土为韵,向世界舞台倾注的一缕东方醇香。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4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