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携手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携手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16 04: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 帆,系外交学院院长、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

  第80届联合国大会9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新一届联大的主题是“携手共进:促和平、发展、人权八十载,继往开来,再谱新篇”。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八十载风雨兼程,联合国走过了充满挑战与变革的路程,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80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同国际社会一道,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行动,捍卫联合国权威,拓展多边主义实践,努力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变成造福各国人民的生动实景。

  联合国承载着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使命

  联合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石,它凝聚了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期盼,承载着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

  80年来,联合国成为守护和平的坚固盾牌。通过斡旋调解、预防性外交等手段,联合国有效遏制了大规模冲突的爆发,缓解了地区紧张局势,为维护全球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48年成立首个维和特派团,到近年来在南苏丹、马里等地开展维和行动,联合国维和人员不畏艰险,守护着和平的希望。联合国还是推动多边对话的“中枢平台”,为各国提供了平等对话、协商合作的舞台。

  80年来,联合国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强劲引擎。从千年发展目标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通过制定全球议程,动员各国共同应对贫困、饥饿、疾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取得了显著成就。千年发展目标实施期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少超过10亿,小学入学率显著提升,充分体现了多边合作的实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突出。地缘冲突硝烟再起,全球安全形势呈现冷战后最严峻态势;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气候资金缺口高达数百亿美元,南北发展鸿沟仍在拉大;人工智能、深海、太空等新的疆域规则缺失,大国竞争外溢风险陡升。

  在此背景下,联合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单边主义对多边权威的冲击。部分国家推行“选择性多边主义”和“伪多边主义”,妄图将联合国作为服务自身利益的工具。例如,2003年美国绕过安理会发动伊拉克战争,严重削弱联合国在安全领域的合法性;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个别常任理事国滥用否决权,导致安理会长期无法通过有效决议。二是地区冲突复杂化对调解能力的考验。俄乌冲突涉及领土、能源、地缘政治等多重矛盾,联合国虽多次呼吁停火,但冲突的彻底解决仍未有定数;非洲萨赫勒地区“博科圣地”等恐怖组织与地方叛乱交织,而联合国维和部队资源有限,难以兼顾安全与发展需求。三是全球性问题“碎片化”对协同治理的挑战。气候变化、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治理等问题相互关联,但有关国际共识落实缓慢,进而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例如,发达国家长期拖欠气候资金,导致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灾害能力不足,加剧了南北矛盾。

  联合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根本在于它以制度之力确立主权平等、集体安全、共同发展等原则,以规则之网约束强权政治、弥合南北鸿沟、汇聚全球合力。正因如此,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强权政治沉渣泛起之时,国际社会更应珍视联合国这一公共产品,以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

携手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9月11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拍摄的安理会中东局势紧急公开会现场。新华社发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更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广泛认同。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中国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

  中国与联合国共担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联合国工作的核心。从派出首支5人组成的军事观察员队伍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推动达成《巴黎协定》,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注入强劲动力。中国尤其注重坚持发展优先,将自身发展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生动诠释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让近8亿人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2021年,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为全球发展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南北差距拉大的现实,中国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类援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惠及150多个国家,持续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发展中国家人民。

  联合国是中国推进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中国坚守真正的多边主义以捍卫联合国权威。中国始终强调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针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挑战,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中国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社会弥合差异、团结向前凝心聚力。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联合国宪章精神高度契合。在实践中,中国通过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等活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搭建起各国民心相通的桥梁。

  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针对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存在代表性不足、规则滞后等问题,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强调改革应体现公平正义,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联合国改革议题上,中国提出“协商一致”原则,反对强行表决,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获得更大话语权。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数字经济、气候变化等领域提出中国方案。例如,《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全球数字治理提供重要参考,得到12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积极响应。

携手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吉隆戈供水项目是中国电建在安哥拉承建的重点民生工程。目前,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显著缓解当地长期存在的供水紧张问题。图为8月22日,工人在项目施工现场作业。新华社发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站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面对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只有加强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才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超越了零和博弈的旧思维,为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指明了方向。中国将继续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与各国携手做变局中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为人类永续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将继续做和平行动的坚定践行者。自1990年以来,中国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在马里、南苏丹、黎巴嫩等地执行任务,为当地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作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维护世界和平的承诺。

  中国将继续做全球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凝聚发展共识,将继续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发展合作,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南南合作等平台,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经验,共同应对贫困、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持续注入新动力。

  中国将继续做全球治理的积极建设者。中国将积极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助力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鼓与呼,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未来。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6日 16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