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焦授松
9月19日至21日,杜伊斯堡中国节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杜伊斯堡玛丽安门剧院成功举行,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界代表共300余人出席。这是中国节时隔3年后再次回到杜伊斯堡举办,旨在通过文艺演出、文化展示、美食品鉴等形式,为德国民众打开一扇走近中国文化的窗口,进一步筑牢中德民间友好的桥梁。
9月19日,在杜伊斯堡中国节露天展台前,一名小朋友正在参与中国糖画转盘游戏。新华社发
本次中国节吸引了来自北威州各地的华人社团,他们以不同方式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除了剧院场内中国演出团队带来的大型文艺表演,还有丰富多彩的场外舞台节目,涵盖音乐表演、歌曲会演、杂技武术表演、电影展演、服装走秀等。上千名当地民众现场品尝中国美食、欣赏精彩的演出和电影,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余勇在致辞中说,本次中国节是中德双边友好关系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德地方合作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德优秀艺术文化的集中展示。本次活动中,无论是音乐、服饰,还是武术、杂技、电影,都是双方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传承,也是中国文化融入时代、融入世界的重要桥梁。
德国北威州第一副议长施梅尔策表示,本次中国节不仅是一次多彩的节庆活动,更象征着德中间的深厚友谊、彰显着两国搭建沟通桥梁的坚定意愿。双方需要这种促进相互理解、推动开放、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桥梁。活动的成功举办再次证明,开放包容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双方共同谱写的日常图景。
杜伊斯堡市市长林克表示,1982年,杜伊斯堡与中国武汉缔结德中之间首对友城关系。40多年来,杜伊斯堡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与中国开展积极务实的交往,不断强化其在德中地方交往中的引领作用。自2014年起,杜伊斯堡以中欧班列为纽带,与众多中国城市紧密相连。在当前充满挑战的时代背景下,深化德中人文与民间交流尤为重要,中国节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平台。
记者在活动现场注意到,中国白酒体验区甚是热闹,当地居民细细品味着中国白酒酿造工艺的独特韵味,醇厚饱满的口感令他们赞不绝口。旅德侨领毛宏远对记者表示,不久前,他有幸受邀在现场观看了九三阅兵的恢宏场面,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而现在杜伊斯堡又迎来了中国节,让海外游子倍感亲切与温暖。
杜伊斯堡是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中心城市,也是工业创新转型、融合发展的样板城市。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杜伊斯堡既是中欧、中德经贸合作的“物流枢纽”,也是双方人文交流的“情感驿站”。目前,杜伊斯堡已发展成为中欧班列在西欧线路最广、班次最多、运量和货值最高的节点。去年12月,中欧班列第10万列抵达杜伊斯堡,现在每周开行列车约30对。
(光明日报杜伊斯堡9月21日电 光明日报驻柏林记者 焦授松)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2日 12版)